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2 道试题
1 . 元朝疆域“北瑜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专设行省进行管理,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这表明(     
A.行省无权管理地方政务B.旨在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
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元朝设立行省使其疆域辽阔
2 . 宋代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在唐代“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隐隐有突破“山川形便”的趋势。如永兴军路,其辖区虽然主要在陕西,却越过秦岭,管辖着仅有五县之地的商州;淮南东路跨越淮水管辖亳州、宿州等地。宋代地方行政划分的这一变化(     
A.便利了地方经济文化的交流B.利于消除割据隐患加强中央集权
C.适应了边疆危机的现实需要D.促进了地方政府管理职能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权力分配示意图。据此可知(     
A.台谏合一弱化了监察权力B.政事堂为中央权力中心
C.财权独立保证了国富兵强D.事权分散旨在加强皇权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在①②③④处填写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A.道—府州军监—郡守—转运司B.路—府州军监—转运司—通判
C.路—参知政事—郡守—节度使D.省—参知政事—节度使—巡抚
2022-11-29更新 | 854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论及某制度,“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意在强调该制度(     
A.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沿用
C.使地方缺乏自主不利地方政事推进D.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6 .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记载中的措施(     
A.改变了人才选拔方式B.强化了中央的权威
C.增强了诸侯王的势力D.提高了丞相的权力
7 . 元朝,各行省重大事务必须上报中央,由中央作出决定,但地方也可对处于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自行裁量,并不需要全部上报中央。由此可知,行省制(     
A.不利于地方政治稳定B.避免政府决策失误的出现
C.容易造成国家的分裂D.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
2022-11-08更新 | 476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汉武帝统治时期,不断征伐四夷,仅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南地后,便“兴十万余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此外,汉武帝还赏赐无度、极尽奢靡,以致出现倾尽府库也难以填补“兵甲之财、转漕之费”的情况。这些现象(     
A.标志着西汉王朝的由盛转衰B.客观上推动了盐铁官营政策的实施
C.是当时边疆危机加剧的表现D.反映了当时国家经济调控能力较弱
9 . 对于藩镇势力较强的河北,杜牧说:“天下无河北则不可,河北既虏,则精甲锐卒利刀良弓健马无有也。卒然夷狄惊四边,摩封疆,出表里,吾何以御之?”北宋欧阳修也说:“所谓方镇者,节度使之兵也。原其始,起于边将之屯防者”。二者意在说明唐朝节度使(     
A.为民族交融创造了条件B.由于中央决策失误所致
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10 . 史学家钱穆认为,“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钱穆在此强调了行省制度(     
A.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B.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地方难以有效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