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2 .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主要说明元代
A.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B.对边疆地区实施了比较稳定的统治
C.疆域范围出现比唐朝扩大化的趋向
D.改革赋役制度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2021-08-07更新 | 264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东省鹤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唐代城市规划中,只有长安城的宫城与皇城位于城内北部正中;其他大部分城市都遵循中原地势西高东低的地理特点,把宫或地方宫衙建在城的西北圈。据此可知唐代城市规划

                                             唐洛阳城平面图
A.彻底摒弃等级观念B.较为重视城防安全
C.为历代统治者沿用D.注重城市经济职能
2021-07-31更新 | 33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今西藏博物馆保存有两方青玉印。两块玉印虽然形制不一样,但是印文都是以八思巴文拼写的汉字“统领释教大元国师”。元朝时期,中央政府曾赐予西藏众多僧俗首领各式印章。这说明
A.西藏属中央政府管辖B.八思巴文成为唯一官方文字
C.元朝民族交融逐渐加强D.元朝政府继续推行羁縻政策
2021-07-19更新 | 405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5 . 封禅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汉初“诸所兴为皆废”;汉武帝“总公卿之议,询封禅之事”,领百官“封于太山,至梁甫,禅肃然”。此举意在
A.维护宗法制度B.追溯封禅起源C.推行文化专制D.维护政权稳定
6 . 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东西跨越将近2000里,从今连云港起,沿陇海铁路线直到潼关,黄河以南到长江以北的区域,均由其管辖。这种以北制南、北向门户洞开和人为形格势禁的做法意在
A.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B.有效的加强中央集权
C.密切南北间经济联系D.促进行政区划的完善
2021-07-16更新 | 379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华中师大海丰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元朝所设行省中,岭北、辽阳、甘肃等都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元还在唐宋设置羁縻府州的民族地区,设置了路、府、州、县等行政统治机构,并在这些地区驻军、屯田、征收赋税。这表明元朝的边疆治理
A.促进了民族交流B.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C.扩大了管辖范围D.沿袭唐宋民族政策的传统
8 . 南宋学者叶适在《水心别集》中说:“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作者意在强调
A.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动乱频发B.唐朝措施提高了行政效率
C.宋朝加强集权措施存在弊端D.宋初有效解决了割据问题
2021-07-13更新 | 1022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2021-07-08更新 | 11706次组卷 | 10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宋初设立通判,州长官不得单独签署文件,需要通判的连署,文件才能生效。至于通判的数目,“大郡州不及万户不置”;至于武臣驻地,则“小郡亦特置矣”。通判的设置体现宋代
A.官吏协作行政效率提高B.制度僵化导致因循守旧
C.行省长官掌握军政大权D.地方官员间的相互牵制
2021-07-07更新 | 550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华中师大海丰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