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学者研究唐朝敦煌文书,发现西域地区于阗的民政由毗沙都督府管理,都督的另一称谓叫于阗王;唐朝中央政府在于阗有驻军,即于阗镇守军;于阗百姓在于阗官府与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生活。于阗的这种治理模式(     
A.削弱了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B.标志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
C.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羁縻统治D.表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2023-05-08更新 | 1419次组卷 | 1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秦汉时期,气候环境较为温润,北方地区山林湖泽附近的民众均以采集渔猎为生。汉代常见的流民亦不乏以此为生者。秦汉以降,历代朝廷反复劝农、鼓励耕织,汉代时零星存在的"好稼穑"之地到唐初渐成广布之势。这一变化(     
A.利于政府加强对民众的控制B.说明农业耕作技术得到了发展
C.表明封建小农经济范围扩大D.反映出环境变化决定民众生计
3 . 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政府中设置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以及藏族地区军民之政的特殊机构,凡是有关藏族地区的军民钱谷、官吏任免、驿站交通的事务,宣政院部都需过问。据此可知,元朝宣政院(       
A.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B.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C.成为类似于行省的地方机构D.边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
2022-05-24更新 | 886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生产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所示,汉武帝在公元前119年,迁徙数十万贫民到新秦中地区垦荒,不但恢复了秦始皇时期的农业开垦规模,还把农牧区分界推进到有史以来最北线。这一政策有利于

A.强化中央对边疆的控制B.抑制土地兼并
C.扩大西汉王朝统治区域D.“推恩令”的推行
2022-05-14更新 | 477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玄宗初年,西北、北方地区各民族活动频繁,边地州府防务事重,朝廷组织军事行动也多跨地域,从内地和边地各州县抽调包括府兵在内的人力、物力。如何协调边地各州、府防务,统一军事管理,成为当务之急。节度使制就是在此形势下建立的。据此可知,节度使的设置(     
A.旨在削弱地方军事权力B.适应了巩固边防的需要
C.导致出现藩镇割据局面D.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2022-05-12更新 | 805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朝开始建立的伦理道德规范,受异质文化的冲击,在元朝处于王纲解纽与重建的状态,这从元杂剧中人们对于爱情的自由追求并且常常成功的现象中就可看出。明初,有官员向朱元璋建言禁止“元氏旧俗”“以厚风化”,得到朱元璋赞同。这些现象主要说明元朝
A.理学的官方正统地位尚未确立B.戏剧社会教化的作用式微
C.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相对开放性D.理学日趋僵化导致纲常不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唐初,“崔卢李郑王”号称一流大姓。唐朝历任宰辅中,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即占27人,其余如荥阳郑氏10相、博陵卢氏8相。五姓“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以至于唐文宗也发出“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的慨叹。由此可知
A.贵族政治色彩较为浓厚B.世家大族把持中枢权力
C.君主权力受到相权制约D.科举制度积极作用有限
8 . 《元史》记载,元代“东渐西被,暨于朔南,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相通,朝令夕至,声闻毕达”。这说明元代驿站制度
A.仅设置于所辖属国B.加强了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C.沿袭前代民族政策D.激化了与其他民族的矛盾
9 . 有历史学者说:“官有内外之分。内官即中央政府之官,是分事而治的。全国政务,都汇集于此……外官则分地而治。在其地界以内,原则上各事都要管的。除于地界以外,则各事一概不管。”以下官职兼有“内外官”之义的是
A.西汉刺史B.唐朝中书令C.北宋提点刑狱司D.元朝帝师
2021-11-05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2022届高三11月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武帝元狩元年,由于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谋反,汉武帝“乃作左官之律”,规定不经中央派任而私仕于诸侯的官吏即构成“左官罪”。此举旨在
A.加强对地方的全面控制B.废除郡国并行制度
C.确保君主权利高度集中D.巩固贵族政治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