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觉得中国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腔?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选择其中的一个“政治难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3-09更新 | 1189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0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2020-11-12更新 | 809次组卷 | 98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西汉初年,在王国的政治架构上,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举措
A.推行于“推恩令”颁布后
B.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C.直接导致“七国之乱”
D.意在防范封国的势力壮大
4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的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帝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杯酒释兵权D.稳固大一统局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汉到清,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成比例各有不同。汉代中央与地方的赋税比例一般是4:6,唐代比例一般为5:5,宋代比例大致为6:4,元代比例为7:3,明代比例高达8:2,清代比例虽有下降但仍为7:3。该变化反映了
A.集权制度的强化B.地方机构的膨胀
C.赋税名目的增加D.小农经济的发展
6 . 宋太祖时,开始在枢密院中兼用文武,以相互牵制。北宋中叶后,进一步以文臣取代武官南宋时期也大致如此,文官大臣往往出任重要战区的统帅。这反映了两宋
A.重视权力制衡B.科举制度成熟C.地方势力强大D.君主专制加强
2020-01-05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汉代
A.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始终未能解决王国问题
C.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
D.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2019-04-18更新 | 489次组卷 | 42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集美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9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8 . 按照《元典章》的记载,元代路、府、州、县各级官员,要“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各级“应有大小公事,官员别无差故,自上至下,须要圆书画押”。这种议事的方式
A.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
B.保障地方官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
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体现了地方官员之间的权力制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18-12-12更新 | 2406次组卷 | 96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