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时趋于严密的察举制也发生一些变化。光武帝主张德行为首“以德取人”,顺帝时出现“以文取人”;东汉末,察举制遇到了危机,出现了“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的现象。这一系列变化反映出,东汉( )
A.社会阶层固化严重B.选择权下移成为世族维护特权的工具
C.察举标准太过单一D.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是历史的必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之际,多数中国知识阶层认为耶稣会传入的西方科学只是《周髀算经》的补缺、完璧之用。甚至连徐光启也在上奏崇祯的《历书总目表》中抛出“岂非礼失而求之野乎”的论断。这反映出当时(     
A.古代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闭关锁国思想的根深蒂固
C.借传播西学倡导回归国学D.抵制西学成为社会的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
2022-07-14更新 | 6192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2022-07-14更新 | 6829次组卷 | 60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所示为晚清科举制改革大事记。这表明晚清的科举变革
时间大事
1841年两广总督祁贡上《请推广文武科试疏》,提出变革选官制度的建议,未果
1864年李鸿章上奏“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奏折石沉大海
1898年清廷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6月23日,光绪帝发布上谕改试策论;9月,慈禧太后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该建议最终被清廷采纳

A.遵循“唯才是举”准则B.具有显著的激进特征
C.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D.在挫折和磨难中推进
2022-07-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初,朱元璋在科举考试的内容中增加了自己的著作《御制大诰》,一度下令删除《孟子》中约三分之一的章节,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并将孟子牌位逐出文庙,令其不得配享。朱元璋此举旨在(     
A.削弱儒学的主导地位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选拔实用型政治人才D.完善科举考试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魏晋选官推行九品中正制;唐代科举允许“公荐”(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和“通榜”(考生可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提高及第机会)。材料反映出唐代科举制(     
A.尚未摆脱世家大族的控制B.沦为科考投机的工具
C.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仍有因循传统的特征
2022-07-12更新 | 30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隋书》记载,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曾表示:“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爱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朕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为此,隋炀帝(     
A.颁布两税法B.调整三省分工C.创立科举制D.推行以庸代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察举的权力,在各地方官员手中。当一个人做到有权察举时,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将来在政治上得意,有机会必然也会察举他的后人。这就造成了后来所谓的士族门第。据此可知(     
A.士族制与察举制有一定渊源
B.九品中正制造就士族制度
C.察举制瓦解了中央集权体制
D.士族门阀制约了君主专制
2022-07-09更新 | 317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后期,同一年被察举为官的人会形成“同岁”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超越地域、血缘,形成官场内部独特的亲密关系,官员相互选拔“同岁”的亲属为官,聚成群体。这反映了,当时(     
A.选官制度不断发展成熟B.血缘对政治的影响下降
C.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扩大D.中央权力不断受到削弱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