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宁波人汪洙所作的《神童诗》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诗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① 这种现象使得社会各阶层流动性增大,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 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③ 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④ 有利于社会上重学风气的形成,但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取士之科,多因隋旧……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唐朝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科举制
②唐朝的科举制根据国家需要分设不同科目选拔人才
③科举制度受皇权制约,有利于皇帝控制人才选拔
④唐朝科举制按考试科目的不同为标准分为常选和制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0-08-1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两汉的察举与考试相辅而行,察举贤良方正时,便有对策之试。如《石林燕语》载:“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对上述两汉用人政策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以德取人的录用原则B.德才兼备的取仕倾向
C.考试入仕的选才标准D.唯才录用的用人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