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代以前,关庙主要集中在“燕赵荆楚”之间,但在作为关羽“敌国”的原吴国地区,关羽信仰较为淡漠。明万历年间,关羽被朝廷加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成为司科举之命的“武曲星”。由此,江南文士积极修建关庙,关羽信仰逐步在民间普及。这反映出
A.北方经济影响力增强B.南北文化格局发生剧变
C.儒教纲常走向社会化D.政府引导社会文化整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
2020-06-02更新 | 199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黔阳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唐朝社会生活中还存在“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但宋代时,世人多“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等级观念消除B.崇文抑武的特点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2020-05-13更新 | 255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晋室南迁后,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2020-04-20更新 | 552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
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A.实行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和公平、公正
2020-04-17更新 | 322次组卷 | 79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020-03-25更新 | 187次组卷 | 51卷引用: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两宋科举考试不问家世,一旦录取,仕途优越,宰相90%以上系科举出身。两宋的皇子都不直接封王,通常先授防御使头衔,后逐渐升至亲王,亲王又不得世袭,朝会班序居于宰相之下,官属亦从简。这反映了此时
A.官僚机构简洁高效B.科举制冲击了宗法观念
C.文官政治不断发展D.奉行“重文轻武”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英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王路易十四都曾认为科举制度是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专制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康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二   今立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房玄龄等《晋书》

材料三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主要选官制度及选官标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代柳芳在谈及魏晋南北朝的谱牒(某宗族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史籍)时说:“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着姓士族为之,以定门宵,品藻人物。晋、宋因之,始尚姓已。然其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由此可见,谱牒在当时
A.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依据
B.体现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
C.有利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D.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2020-02-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