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有文献记载:九品中正制之设“盖以论官吏优劣,非为士族高卑”,“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尤有乡论余风”。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以官吏实绩对官吏进行优劣评定B.曾经被世族门阀所控制
C.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反对D.一度以德才为主要依据,不注重家世门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朝读卷官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阅卷官员,史料记载:“初,读卷用祭酒、修撰等官。”其后“非执政大臣不得与”。这一现象说明
A.科举考试程序严格B.统治者重视人才选拔
C.考试舞弊风气盛行D.人才选拔公正且合理
2017-05-08更新 | 11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
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D.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汉会要》记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汉代选官制度的这一调整
A.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
B.奠定了九品中正制的基础
C.有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
D.使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书·严助传》记载:“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材料表明汉武帝时期
A.选官权控制在地方手中B.任用儒生参政加强皇权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D.贤良是选官的主要标准
7 . 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的两种制度分别是
A.九品中正制、二府三司制
B.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
D.军功爵制度、三省六部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2016-10-20更新 | 374次组卷 | 5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