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古代中国某时期将全国划为若干监察区域,每个区域秋天派名官员,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地方政治。该官员是
A.刺史
B.监御史
C.御史大夫
D.提点刑狱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
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
2018-09-22更新 | 2280次组卷 | 50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在君主专制时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二   唐朝建立了另一套更有效的谏官系统,虽然谏官以皇帝为监察对象,把皇帝当作国家的最高官吏,对传统的监察——“以法治吏”,不失为一项重大突破。谏官,职能为对君主言行和违失进行直言规谏,规劝其改正错误……谏官系统这一面独特的“监察镜”,及时纠正了不少决策上的失误,避免害民乖谬之政,防患于未然。它虽然仍受到皇帝、谏官双方政风的制约而难免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其监察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至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划归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监察沿用明制……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台规》。

——摘编自饶文波《廉洁文化之旅之中国古代的廉政制度》

材料四   权力应当是居于制度、法律之下的,权力应当是相对被动和受控制的。遗憾的是,中国传统的人治政治,造成权力无限、为所欲为的后果。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方面政治制度与法制十分发达,一方面却是贪污腐败盛行的矛盾现象的总根源。王亚南先生甚至认为,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贪污史。

——摘编自曾小华《强力与无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政治分析》


(1)根据材料一,归纳御史大夫的地位与职能。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的监察制度相对于秦汉有何突破。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发展到顶峰的清代监察制度为何不能肃清官员贪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分割地方权力B.对地方官的监察
C.发挥文官作用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2020-12-26更新 | 685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包拯在《请复御史里行》中说:“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这表明包拯
A.强调科举选才标准
B.重视监察官员素质
C.痛斥官员贪腐行为
D.注重维护朝廷法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代监察“组织之密职权之广、权威之重、委寄之深,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但有十位御史或给事中因弹幼内阁首辅严嵩,不是被贬、除名、下狱,就是被廷杖打死……最终严嵩则被明世宗削职,所有家产被抄没。这说明
A.内阁在当时操控了监察系统
B.明朝时期的监察制度名存实亡
C.专制下的监察效果取决于皇帝
D.当时内阁与监察机构权责不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某机构的职责是“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及一应不公不情等事”,为“天下耳目风纪词”。该机构可能是
A.中书省B.枢密院C.宣政院D.都察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古代封驳制度
A.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
B.降低了行政效率
C.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
D.限制了皇权滥用
2018-04-13更新 | 621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募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
A.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B.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
C.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
2018-09-29更新 | 156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创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