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设立内阁
D.设立六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初曾设谏官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宋真宗时期,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折言事的责任;仁宗时期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建炎三年下诏谏院不再隶属门下、中书两省而另立官署同与两省官在朝中相见议论政事。北宋时期谏官和谏院的变化意味着(       
A.三省六部名存实亡B.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C.君主专制走向没落D.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人发现,中国古代史上的谏官制度有这样一个变化,由原来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转变
为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从根本上说明
A.宰相受谏官的制约B.谏官地位高于宰相
C.君主专制程度加深D.宰相地位逐渐下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唐代(   
A.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B.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C.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D.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时倡导在三权的基础上加上中国从前的弹劾权,他说“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这种御史都是耿直得很,风骨凛然。……”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
A.削弱了皇权B.利于谏正皇帝过失
C.杜绝了腐败D.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官吏
B.征收赋税
C.行政管理
D.笔录政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军机大臣。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6-11-14更新 | 14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有监察百官职能的官吏应是(        )
A.节度使B.御史大夫C.提刑按察使司D.刺史
2016-11-18更新 | 450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明代在省级最高行政机构专门设置的负责监察的机构是
A.都察院B.监察御史C.“科道”D.按察使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