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汉武帝时期,设刺史,刺史“秩六百石”,其主要职能是监察地方官员。《汉书》中有宣帝时期的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益州刺史王尊“怀来徼外”等的记载。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贾琮临危受命为交阶刺史,根据当地实情,招抚流民安居定业,免除徭役,诛杀大害,选用官吏。这可用来说明汉代(       
A.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B.刺史监察权逐步异化
C.中央与地方矛盾逐步缓和D.刺史的权力逐渐减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官典职仪》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御史大夫B.郡守C.州牧D.刺史
4 .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汉文帝时“丞相遣使分刺州,不常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创立了刺史制度。这些记载反映了西汉初年(  )
A.监察地方的制度由临时变常制B.皇帝扩大了官员选任的权力
C.变革了地方郡县制的管理制度D.中央废除了丞相和御史大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
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C.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D.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2019-07-11更新 | 147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1届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
史料出处
(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南唐书·张易传》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史·职官志》
(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四库全书·后村集》
据此可以断定的是(  )
A.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B.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
C.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D.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
2019-12-20更新 | 280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刺史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汉代刺史
记载出处
“诏书旧典:刺史班宣,周行列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汉书》
“武帝元封五年,初分十三州,刺史假印绶,有常治所……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汉旧仪》
“孝武之末始置刺史,监纠非法,不过六条,传车周流,匪有定镇”《后汉书》
A.位卑权重
B.权限不断扩大
C.居无常所
D.行使监察职责
2019-06-05更新 | 369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记载,西汉的刺史不仅要熟知国家各种法令,还要穿着特定服饰、坐着专用马车,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由此可知,西汉刺史
A.成为一级地方长官
B.具有职责明确的专职性
C.随意处罚违纪官员
D.拥有位高权重的权威性
2018-07-12更新 | 296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2023届高三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大唐新语》记载,李承嘉当上御史大夫,要求其他御史向皇帝奏事前先向自己汇报。有御史回应说:“御史,人君耳目,俱握雄权,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台无此例。”这表明唐代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科举制度冲击了世族势力
C.监察官员有一定独立性
D.三省六部制制约了皇权
10 .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刺史
B.郡守
C.州牧
D.丞相
2016-12-13更新 | 15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