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的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官员主要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职责。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由此可见言谏制度
A.发展轨迹和专制制度强化趋势呈相反方向
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主要手段
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求
2021-12-21更新 | 157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三一轮复习历史日日清: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一条官场潜规则,“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把权力装进笼子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2021-08-22更新 | 140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5届江西遂川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先后任御史、枢密副使等官职,常常发挥谏官的作用。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距离很近,喷了宋仁宗一脸的唾沫星,宋仁宗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接纳了他的意见,收回成命。这最能说明:
A.古代谏官制度的施行取决于皇帝B.古代的监察体制对权力的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
C.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D.监察体制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
2020-08-10更新 | 8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3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宋代是一个集监察制度之大成的朝代:路(类似今天的省)不设最高行政长官,实行诸司并立,其中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司均有监察职能,因此合称为“监司”。同时,为防止监司长期在地方形成自己的关系网,另外又设置了廉访司、察访司等派出机构,形成了监司互察制度。这表明宋代
A.有效地把权力关进了笼子从而防止了官员的腐败
B.制约皇权的力量被严重削弱从而使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C.监察机构叠床架屋却无法防范官员贪污腐化
D.吸取了历代监察智慧从而建立了严密的惩防体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
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C.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D.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2019-07-11更新 | 147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吉水中学高三9月第二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贞观年间有个铁的规定:“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必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此材料可以表明唐朝
A.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
B.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
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史官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谏官,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充任,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
A.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B.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
C.改变了三省的运行机制
D.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弹劾机构是御史台,共有23名官员。长官是御史大夫一人(从三品)御史中丞二人(正五品)。他们既是御史台的行政长官,也是纠察百官的具体执行者。其下属有三院:一,台院侍御史四人(从六品下),负责与上诉弹奏、审理案件相关的各类事项。二,殿院殿中侍御史六人(从七品上),负责监察朝廷礼仪制度方面的违规行为察院监察御史十人(正八品上)。比较台院和殿院,察院的职权范围最为广泛,上至中央宰相,下至地方州县长官,均在其监察范围内。

——摘编自《唐史论丛》

材料二 明朝将中央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下设13道监察御史,共10人,负责具体监察工作。监察御史虽为都御史下属,但直接受命于皇帝,有独立进行纠举弹劾之权。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担任总督和巡抚的官员,其权力比一般巡按御史要大,有“便宜从事”之权。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还握有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

——摘编自《明史·职官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监察机构设置上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相比明代监察机构的主要调整,并分析这些调整的主要效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
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
2018-09-22更新 | 2279次组卷 | 50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三一轮复习历史日日清: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古代封驳制度
A.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
B.降低了行政效率
C.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
D.限制了皇权滥用
2018-04-13更新 | 621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三一轮复习历史日日清: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