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宰相刘沆因范师道(侍御史)、赵抃(殿中侍御史)“尝攻其短,阴上书出之”。范师道、赵抃被罢台职以后,御史中丞张异抗议说:“天子耳日之官,进退用舍必由陛下,奈何以幸相怒斥之? 愿明曲直以正名分。”宰相刘沆“亦力诋台官朋党”。张异怒不可遏,“益论辩不已,凡上十七章,沆知不胜,乃请以本官兼一学士守南京”。十二月,刘沆罢相知应天府。据此可知
①宰相处理行政事务的权力基本被剥夺            ②御史中丞一定程度上监督宰相规范执政
③御史中丞的设立是为了分散宰相权力            ④御史中丞及属下官员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这表明当时
A.豪强大族是封建统治的经济支柱B.中央集权受到封国割据的威胁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弊端已经显现D.统治者意在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3 .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刺史
B.郡守
C.州牧
D.丞相
2016-12-13更新 | 15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卷
4 . 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御史为君主耳目之臣,职司风宪……明朝的监察御史只有七品,但可以弹劾宰相、六部,可以超摧(越级提升之意)为“按察使”(三品),故彼等多乐行其职权,不避权贵。虽常有被贬抑、下狱、赐死之事,而其地位仍然甚高,其清严威重为他官所不及……明代监察御史可以个别行使弹劾权与单独提出弹劾案,不以都察院的名义为之,也可以直接向皇帝提出弹劾案。

——郑钦仁《中国古代制度略论》

材料二   (古代雅典)政府官员上任前,必须接受资格审查。一般官员由公众法庭审查,执行官除由法庭审查外,还要接受议事会的审查。官员任职期满,由公民大会进行“政绩审查”,发现有危害国家、受贿和其他违法行为者,都要受到惩罚。卸任官员必须接受帐目审查,公众法庭查出有贪污者,即勒令其偿还10倍于所侵吞的金额。此外,凡议事会或公民大会决议与宪法抵触者,任何公民有权向议事会主席团提出申诉,主席团若认为申诉合理,原法案动议者将负其咎。

——许良英王来棣《民主的历史》

材料三   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监察御史的特点。并指出明代设立监察御史的根本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古代雅典监察制度的特点。并指出设置这一制度的目的。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
(4)依据上述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汉承秦制”,却不断创新。属于汉朝创新的监察制度是(     
A.丞相制度B.察举制度
C.刺史制度D.内阁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都察院协同工作。这表明
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官吏考核逐渐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官员选拔目渐科学
2016-11-27更新 | 725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