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某机构的职责是“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及一应不公不情等事”,为“天下耳目风纪词”。该机构可能是
A.中书省B.枢密院C.宣政院D.都察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古代封驳制度
A.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
B.降低了行政效率
C.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
D.限制了皇权滥用
2018-04-13更新 | 621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汉时期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这一做法
A.标志着封建制度由此开始B.旨在限制丞相权力的扩张
C.强化了察举制的重要地位D.有利于减少重大决策失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
A.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
C.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017-10-02更新 | 401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帝王在反腐倡廉方面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主要表现在:加强封道德伦理教化,以严刑酷法惩治贪官污吏,建立御史制度监控官员行为,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中国古代受对建专制制度和人治的限制,严刑酷法惩治贪官只是事后治表,建道德伦理教化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这说明中国古代尚未找到遏制和铲除腐败的治本之路。

——周树志《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研究》

材料二健全法律和习法体系是防止腐败的重要制度保障。国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与抑制腐败密切相关的法律,比如禁止公司由联邦公职人员捐款的法津(1907年),竞选经费公开法(1910年)、联邦反腐败行为法(1925年)等。对腐败行为的制约,更离不开监督执行

这些法律规章的独立机构,20世纪以来,近80%的公共腐败案件由联邦检察机构提出诉讼。势均力敌的党派之间出现利益冲突并形成的相互制衡与监督,客观上成为抑制腐败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故称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核编自张宇燕、富景筠《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帝王反腐倡廉的措施以及中国古代不能遏制腐败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分权与制衡的角度出发,说明美国遏制腐败的方法。

(3)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的建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时倡导在三权的基础上加上中国从前的弹劾权,他说“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这种御史都是耿直得很,风骨凛然。……”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
A.削弱了皇权B.利于谏正皇帝过失
C.杜绝了腐败D.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初曾设谏官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宋真宗时期,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折言事的责任;仁宗时期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建炎三年下诏谏院不再隶属门下、中书两省而另立官署同与两省官在朝中相见议论政事。北宋时期谏官和谏院的变化意味着(       
A.三省六部名存实亡B.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C.君主专制走向没落D.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唐代(   
A.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B.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C.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D.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