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仁宗时,以“宰相自用台官,则宰相过失无敢言者矣”为理由,收回了宰相对台谏官的举荐权,使谏官的监管对象扩大到包括宰相在内的公卿百官。宋仁宗此举
A.使监察权得以超越行政权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有利于监察机构行使职权D.提高了行政效率
2019-12-26更新 | 477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在选拔官员上长期推行“保任”制,即任人者要对被任者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被任者任职后的功过优劣,任人者要与之同其赏罚。这说明中国古代
A.建立了完善的选官制度B.法律惩罚制度异常严酷
C.注重加强对官员的管理D.官员职责缺乏明确分工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两千年来的“宰相制度”,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而产生,中国宰相制度在不同朝代都具有其特殊性,但它们相继而变却有一定的趋势。“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也推动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强化,由君主集权发展到君主专制,最终推向了君主独裁。同时,“军相制度”的演变,从形成到最后废除,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发展到最后的衰落过程。

——黄龙霄《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9-11-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唐朝时期,为加强对地方监察,曾设立十道按察区(后增至十五道),由于部分按察使由驻在州刺史担任,故而监察事务与地方事务融为一体,“道”逐渐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材料表明
A.加强对地方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监察官不能由地方行政官员兼任
C.监察制度变革推动了地方机构的调整D.行政官员兼任监察官成历史趋势
2019-11-19更新 | 759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颍川太守,“又教吏为骺筒(注: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及得投书……吏民相告讦,汉得以为耳目。”这一措施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利于反腐惩恶,稳定社会秩序
C.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D.官民相互揭发,败坏社会风气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汉代以秩六百石刺史监察二千石郡守;唐代以八品监察御史巡按郡县、察六部(县令从七品,六部尚书正三品);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仅为七品。以上材料表明
A.君主专制制度的日趋完善
B.古代监察有“以小驭大”的特征
C.古代监察体系日趋制度化
D.古代监察制度促进了吏治的发展
7 . 东汉规定选任官吏时,凡婚姻之家和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唐宋时期,要求地方官避本籍,中央高官避亲,中要官子弟不得任监,亲戚避同属联事,即有亲戚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个部门任职;后来还规定执政大臣子弟亲属回避要职,也不得担任谏官、监察官,这一规定
A.体现选任官吏时的民主思想B.有利于官员的转换及其对文化交融的促进
C.与西方古代官员轮换制相似D.导致政府“冗官”现象严重
2019-10-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
C.监察事务
D.财政管理
2019-09-29更新 | 480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实验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北宋前期通过银台封驳司主管公文的传递、审查、新闻发布和档案的整理留存等,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机密公文必须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送,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

                     ——孟宪玉《宋代封驳制度权力制约的精神的当代价值》

材料二 美国宪法设计了一个不允许任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同时又能整体而有效地推进政府工作的权力关系模式。它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有权建议、批准总统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等,从而体现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同时,美国宪法还规定了总统对国会的制约。表现在:总统有立法发掘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对立法机关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论权力制约原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
2019-12-27更新 | 178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
史料出处
(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南唐书·张易传》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史·职官志》
(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四库全书·后村集》
据此可以断定的是(  )
A.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B.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
C.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D.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
2019-12-20更新 | 280次组卷 | 2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安丘市2019届高三10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