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史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这一变化最能说明
A.加强了君主专制B.地方制据依然存在
C.地方命官地位低于刺史D.汉代监察体系逐渐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唐代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立,谏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
A.加强谏官对皇权和相权独立监察的权力
B.加强了君主对百官的控制
C.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D.有效的清除官僚系统的腐败

4 . 如何选择合格的人才作为官员,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既关系到统治者意志的贯彻,又关系到国家的平稳与政权的安危,古今中外都对此进行了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直在发展创新。在察举制下州郡长官获得重大的选官权力,举主与被举者之间往往结成密切的依附关系,后者成了前者的“古吏”,还承担着一些封建义务。但随着考试之法的建立以及这一环节的日益重要,情况就在逐渐变化。地方长官提供给被举者的,已不是举后即可得到的官位,而只是一个考试机会。行官与否,在于应试者的个人才学;而耀第与授官,则是中央的权力。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到了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1786年,海军部财务处长官和陆军部主计处长官每年分别花费500镑和1000镑雇人代职,官体剩余部分留作己用。…….最显荒唐的是一批领取干薪者的存在。他们虚领职衔,无所事事,按时支薪,不愁衣食,是典型的寄生者。18世纪30年代,第一任内阁首相沃尔的儿子尚在幼年,每年即可支取400年金。至1780年,有的审计官已有三十余年没有履行职守。….19世纪中后期,议会对文官体制进行全面整顿和根本性改革,建立了近代文官制度。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务王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

——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不独立性》

材料四

美国的官员监督采取了一种新形势,如下图: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与唐选官制度的不同。

(2)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英国任用官员方式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主要目的。

(4)据材料四,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权利运作的主要特点。

2018-02-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七)

5 . 任何权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约束,就会被滥用,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尤其如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一统天下,置御史大夫。汉设御史台,归属办理宫中内务的少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京师长安附近七郡为司隶校尉部,司隶校尉除三公之外对朝廷百官都可弹劾。

魏晋以后,监察制度的变化有二:一是御史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构;二是不再设置固定的地方监察机关,改由中央不定期地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而御史的职权,也不断加强。

宋元时期,宋代监察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在地方设立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元代尤重监察御史,御史台与出令的中书省互不统属;御史大夫有权直接选任台官,因而大大提高了监察官员的地位。

材料二古代监察机构及官员相对独立,有职有权,是廉政建设中制衡机制的体现。从整个政治结构来看,是同体监督;但从结构内部的相互制约来讲,其相对独立,又是异体监督的表现。监察官员权力过大,不加制约也不行。开元年间,唐玄宗就规定弹奏应先通过御史台副长官御史中丞,再通报中书、门下,然后方可弹奏。唐中宗时又下令弹劾官员必须先送奏章,有关部门批准后才可当廷弹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御史的权力。宋代又给尚书省以奏报御史失职之权,使政府与监察部门相互牵制。这种制约权力的方法,在廉政肃贪、保证监察制度的正确施行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时期的监察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是如何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

(3)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谈谈你对古代监察制度的看法。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叶以后,一批开明的思想家开始对圣经和天主教神甫的著作表示怀疑,甚至对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优越性也提出异议。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恰好传来了中国文化的信息,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观念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专制君主比较有节制,承认传教士和伏尔泰交口称赞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具有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态度。他提倡以农为本,宣称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贬低货币和商业资本的作用,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材料二   大约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兰克(1795-1886)认为中国人是永远静止的人民,因而他对英国以强权打开中国抱着一种欣赏与喝彩的态度。

其他德国文化人也几乎都小觑中国,蔑视儒学,“孔夫子”在德文中竟然常被人们有意与“糊涂虫”谐音混用。英国散文家汤姆斯·德·昆西(1785-1859)在他的作品《一个服鸦片的英国人的自述》中则带着更加厌恶的口吻描述中国。他说:“我经常想,如果被迫离开英国而住到中国去,生活在中国的社会和景物里,我一定会发疯。”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欧洲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人发现,中国古代史上的谏官制度有这样一个变化,由原来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转变
为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从根本上说明
A.宰相受谏官的制约B.谏官地位高于宰相
C.君主专制程度加深D.宰相地位逐渐下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中的“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们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夏朝中期“谤木”的设置地点由交通要道移至宫室之旁。“谤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为“华表”,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华饰屋之外表”了。由“谤木”到“华表”的演变见证了
A.选官制度的变化
B.专制统治的加强
C.监察体制的完善
D.建筑艺术的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