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每郡置一监御史,负责监察地地方官吏,但其监察职能并没有固定,监察制度尚不成熟。西汉初年,汉承秦制……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始巡郡国”,发现许多郡守失职现象严重,而监御史竟未能举奏,怒而处决了一大批地方官吏,这成为武帝下决心对监郡御史制度进行改革的导火索。

——摘自刘佳《中国古代地市监察机构行政化的演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的变化并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材料二:民众大会本身是国家权利机构,由它来选举产生行政官员,但它同时也是主要监察机关,随时可以对行政官员实行弹劾和惩罚。民众大会监督行政官员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可以行政官员或公民提出不信任案,认为其有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民自由等行为,就可以提交公民大会全体举行表决,如多数通过,则对其人进行放逐。………陪审法庭主要是司法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力,对行政官员的活动实行监督。古希腊雅典国家的监察制度赋予了公民很大的监督权力,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的监察制度的特点并评价雅典民主制度。

材料二:……1987年恢复行政监察制度的目的在于解决由于长期监察体制缺失所导致的行政风气恶化、腐败现象滋生等问题。2010年新修改《行政监察法》也是为了对1997年《行政监察法》的完善,使其里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行政监察其中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服务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开展执法监察,确保经济发展不“毁于蚁穴”。

——摘编自司丽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变迁研究》


(3)根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变化的因素。
2019-08-2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代巡抚初为朝廷临时派遣以监察地方。到了嘉靖万历年间,巡抚变成常设机构并统辖地方三司,其名也由“巡抚xx地方”变成“xx地方巡抚”。这种变化
A.保证了地方治理的效能
B.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C.改变了地方的权力结构
D.完善了中央决策机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负责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还有地方郡国的二千石官员。这一变化体现出
A.汉武帝有效地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B.王国割据问题依然存在
C.地方官员完全受制于刺史
D.汉代监察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4 . 汉武帝时期,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廷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1)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廷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为了巩固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新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政府架构在改制后的变化及其影响。

材料三   



(3)材料三,指出清朝政治制度相比明朝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唐代中后期,御史台的御史在言事监察之前,一定要向御史台的长官汇报将纠弹什么事情。宋代取消了这一规定,每个台官言事不必对长官汇报,台官与谏官之间、台谏与台谏之间在言事上也互不通告。这一变化:
A.使监察官员敢于监察一切事务
B.有利于扩大御史台的监察范围
C.使监察机构摆脱了外在的制约
D.增强了监察官员工作的独立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监察宰相而且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御史和宰相的关系变化反映了
A.御史和宰相互相牵制、互为仇敌
B.宰相已经失去了行政权
C.专制主义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的权力相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如表为两汉魏晋时期监察体制演变简表。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出
时间概况
西汉御史中丞隶属御史大夫,“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安章”
东汉御史府改称御史台,御史中丞成为御史台主,属少府
魏晋御史台成为完全独立的部门,设于宫中,御史中丞直接向皇帝负责

A.皇帝权威日益凸显
B.监察机构地位降低
C.中央集权日趋强化
D.监察官员擅权乱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元朝初年,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劝,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御史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诬陷和人身迫害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后来,元世祖正式下达诏令:“行御史台勿听行省节度”,行御史台官遭行省迫害的情形才逐渐减少。这一变化表明
A.行省成为行御史台监察重点
B.行御史台代表着中央控制行省
C.元朝初年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
D.行御史台与行省长期紧张对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秦汉时期,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监察长官,又为丞相助手,从属于丞相。魏晋时期,统治者则使御史台超然于行政之外,构成新的监察体制。这一变化
A.实现专制下的权力转移
B.有效地制约了丞相的专权
C.旨在强化君主专制权威
D.体现以小制大的治理模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汉仪》载“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奉诏六条察州”,材料表明
A.汉朝的封国制与周朝分封制相比较有一定变化
B.刺史行使在地方的察举权
C.刺史出现对承相权力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D.造成刺史滥用职权干预地方的现象产生
2018-07-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二中高二下历史期末冲刺训练(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