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末清初史学家张承泽的《春明梦余录·都察院》记载,“凡监察御史有缺,令都察院堂上及各道官保举。务要开具实行闻奏,吏部审察不谬,然后奏除。其后有犯赃滥及不称职,举者同罪”。这一规定
A.有利于维护监察制度的严肃性B.旨在遏制吏治败坏的局面
C.防止了监察制度成为党争工具D.说明了监察制度趋于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关司隶校尉的职责,据《汉官仪》记载:“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而《续汉书・百官志》记载:“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据此可知,司隶校尉
A.负责监察百官和刑狱
B.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
C.只负责监察各郡官吏必究
D.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
2019-04-13更新 | 481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大唐新语》记载,李承嘉当上御史大夫,要求其他御史向皇帝奏事前先向自己汇报。有御史回应说:“御史,人君耳目,俱握雄权,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台无此例。”这表明唐代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科举制度冲击了世族势力
C.监察官员有一定独立性
D.三省六部制制约了皇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