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部,中央在每个州设立剩史一名。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就。其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镇压诸侯谋反B.监察地方政治
C.参与中央决策D.管理州县事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的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官员主要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职责。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由此可见言谏制度
A.发展轨迹和专制制度强化趋势呈相反方向
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主要手段
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求
2021-12-21更新 | 158次组卷 | 4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A.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随意性
B.临时委派的做法杜绝了地方割据的出现
C.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
D.王朝政府注重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2021-01-01更新 | 953次组卷 | 6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时期,监察御史由尚书省负责选任。北宋时期,“宰执勿得进用台官(御史台官员)”,宰相不能荐举“台谏(御史台官员)”“当出(皇帝)亲擢”。这一调整反映出北宋
A.监察官的素质要高于前代B.分化官僚权力以加强皇权
C.宰辅集体领导制遭到破坏D.扩大监察职权以削弱相权
5 . 封驳制度是中国古代对尚未正式起草的诏书封还词头或对已经起草成文的诏书封还并加驳正的一种制度。北宋真宗咸平四年杨亿在疏文中说: "恐命令之或失,故建封驳之局”。范仲淹也说:“置门下封驳司,使制敕无得误者”。北宋设立封驳制度
A.弱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凌驾于皇权之上
C.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D.实现了权力制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典签是南朝末由庶族担任的地方要职,州镇要事,须典签签署军政长官方能行事。且每年数次回京向皇帝汇报“刺史行事之美恶”,故刺史对其恭敬备至,时人云“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这反映出当时
A.典签垄断地方事务B.门阀制度瓦解
C.刺史监察权限受制D.皇权得以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末清初史学家张承泽的《春明梦余录·都察院》记载,“凡监察御史有缺,令都察院堂上及各道官保举。务要开具实行闻奏,吏部审察不谬,然后奏除。其后有犯赃滥及不称职,举者同罪”。这一规定
A.有利于维护监察制度的严肃性B.旨在遏制吏治败坏的局面
C.防止了监察制度成为党争工具D.说明了监察制度趋于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清两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等作出详细的规定。这有利于
A.行政权与监察权之间分权制衡B.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
C.完善监察体系,有效杜绝腐败D.削弱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地位
2021-02-28更新 | 312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洪武年间,朱元璋罢御史台,在中央设都察院,与六部同级;罢谏官,设置独立的机构六科给事中,长官为正七品,分别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这些举措
A.表明当时官员贪腐严重
B.有利于分割六部的行政权
C.导致了官僚机构的膨胀
D.有利于全面监察官僚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惠帝时,开始以御史大夫属官监御史监察各郡。汉武帝十三年,因监御史玩忽职守,遂谴丞相史(丞相属官)出刺各州,并督监御史。丞相史出刺地方
A.扩大了丞相权力B.精简了监察系统
C.澄清了地方吏治D.清除了王国威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