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宋朝实行台谏合一的监察制度。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御史的监察权。台谏官由皇帝亲自任命,成为宋朝“祖宗之法”的一部分。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是
A.台谏的监察效力得到增强B.监察独立的地位完全确立
C.政府的行政效能明显提高D.御史与谏官兼领成为定制
2022-01-21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巡察是御史行使监察权的常规途径。从御史巡察的实际运行来看,在较多朝代能快速反映和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及时发现赋税不均、重大民生疾苦、官吏贪墨渎职、司法冤案及政策运行、社会治理中的一些问题。这反映出御史巡察
A.充当了帝王的耳目和工具B.解决了官员贪污腐败问题
C.促进了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D.保证了国家决策的正确性
2022-01-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代,在三司(御史台、刑部、大理寺)共同审理的刑狱案件中,给事中(门下省属官)要根据法律衡量轻重,以免惩罚不当。同时,唐朝还规定如果有留滞的案件和冤案,给事中还要联合御史、中书舍人共同商议审理此案。这说明唐代
A.三省职权分工较为混乱B.注重对诉讼审判的监督
C.司法部门冗官现象严重D.中枢行政遵循理性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宋代对地方官考核沿用唐代考核地方辖区内人数增加的考核方法,并将农业发展和税收财富作为辅助考核内容,将官员辖区内的酒、盐和茶也作为考核内容,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比重。宋代对地方官的考核
A.强化了专制皇权下的教化B.提升了官员的从政积极性
C.弱化了对官员的道德制约D.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唐朝御史台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朝廷对御史选任非常重视。御史有权直接弹劾各级官员,包括宰相和御史台长官,御史监察地方官员也无须向地方长官通报。据此可知,唐朝监察制度
A.具有垂直有效的监察特色B.严格限制宰相权力的行使
C.消除了唐朝各种腐败现象D.彻底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
2022-01-1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综合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宋代,御史、谏官合一并统称为台谏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台谏官上任百日而无纠弹,则被罢黜之并罚缴“辱台钱”,只要敢于纠举,不论虚实,大都无罪而有赏:这说明宋代
A.吏治腐败比较严重B.专制集权得到加强
C.监察制度日益完善D.监察部的职权扩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诸侯国已设置了御史监察官员。秦汉时期,初步确立御史与谏官分置的监察体系,谏官虽尚未形成完备的组织体系,但以谏议大夫为代表的谏官已能有效制约君主的权力。唐朝前期,职掌巡视纠弹的御史体系与谏诤封驳的谏官体系并立,相辅相成。宋代谏官从以前的以进谏皇帝为主转变为以监督相权为主,御史台与言谏系统逐步呈现台谏合一趋势。及至元朝,为了有效处理繁杂的事务和有效控制广大的疆域,进一步扩大御史台的组织规模,强化御史的纠弹职能,谏官职能有进一步衰弱的趋势。明清时期,言谏官实际上已与御史系统合二为一,并逐渐走向僵化。

——摘编自张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为了巩固和强化皇权,皇帝一方面必须依靠官僚集团进行统治和治理,另一方面必须强化监察制度,对官僚集团进行全方位的严密监察,中国古代官僚不像现代行政文官具有严格的分工特性,而是一个包揽政治、行政、立法、司法等特权的集团,为了对这样一个特权集团进行有效监督,强化古代的御史监察制度、使监察权力独立于和高居于官僚权力之上,就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单极的、一元化的集权政治制度,产生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皇权(君权),因而无法形成建立在最高权力分立的基础上的、兼有纵向和横向乃至双向间的多元权力监督结构。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王朝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决策制约机制,即通过谏官的进谏和封驳,宰相和百官的集体决策,较充分地调动了整个统治集团的经验和智慧。这一机制
A.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B.杜绝了决策失误
C.有效的规避了皇权干政D.降低了行政成本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朝御史台的地位不能与“三省”并立,御史大夫的品秩仅为正三品,但“三省”的丞相为正二品。元朝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在法定的官僚品秩中的地位则与中书省平章政事、枢密院知院同等,均为从一品。元朝这一做法的主要意图是
A.加强中央集权体制B.提升君主决策效能
C.强化君主专制权威D.实现君相关系和谐
10 . 西汉刺史秩仅六百石,只相当于一个中下等县令的品秩,却“奉诏六条察州”,监察秩二千石的郡国守、相乃至诸侯王。有评论者认为,这样可以使得“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这体现出西汉刺史制度的显著特点是
A.内容丰富,体系完备B.以小监大,以卑督尊
C.地位独立,专权跋扈D.分工合作,职责明确
2021-11-23更新 | 1008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第一中学等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