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明代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官”,又称“言官”。“考选之例,优者授给事中, 次者御史,又次者部曹用”。科道官是进士出身的佼佼者,可以得到迅速的提拔,如果贪赃枉法,会受到比普通官员更为严厉的惩处。这样的制度设计说明(     
A.朝廷重视对官员的监察B.朝廷内部腐败现象严重
C.君主勤于政事善于纳谏D.优秀人才普遍得到重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史》有云:“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徂来石先生文集》论述道:“君有佚豫失德,悖乱亡道,荒政佛谏,废忠慢贤,御史府得以谏责之。”这些说明了宋代台谏(     
A.位卑权重,以内制外B.纠察百官,端正风气
C.具言事权,制约皇权D.分割相权,集权于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朝建立之初,中央派遣监察御史对地方进行不定期巡察。贞观元年(627年)创设了按道巡察制度,依“山河形变”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官员进行定期分道监察。这一变化表明
A.监察区逐渐发展为行政区B.中央监察地方渐趋制度化
C.藩镇割据的局面必将形成D.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精细化
2022-05-20更新 | 585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考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中枢权力结构中的监察功能主要由台谏系统承担,而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则承担了对台谏系统的监控。宋仁宗时,“诏中书置台官言事簿,令以时检勾销注之,仍录与枢密院。”宋仁宗此举意在(     
A.分化事权以强化王权B.构建权力监督制衡机制
C.限制监察官员的权力D.提高监察治理体系效能
2023-03-29更新 | 51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给事中本来是言谏官,掌侍从规谏,无弹劾监察之职。宋朝之后,给事中开始拥有监察功能。明朝六科给事中职能进一步变化,转为监察官员,成为钳制六部的独立机构。给事中职能的变化
A.推动了权力中枢的异化B.保证了中央决策的正确
C.促进了监察程序的规范D.抑制了宰相权力的膨胀
2021-05-10更新 | 1581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的设置,将之置于与行政机构并列的位置。在历史演进中,监察机构的体系越来越严密,相对于行政机构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历代政府重视监察法规建设,坚持依法监察,监察法规逐步完善。监察机构职权涉及察德、察政、察能。同时,为防止地方分离,整肃吏治,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监察以常驻为主要形式,并辅以不定期的或定期的巡按制。此外,监察御史作为风纪之官,品秩虽低,权势却十分显赫,甚至享有“便宜从事”和“风闻奏事”的特权。但是,监察机关的独立是相对的,其监察功能的发挥受到皇权的极大制约。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材料二   监察官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比较特殊的官职,其产生、职权伴随着平民和贵族的长期斗争。随着共和国历史的发展,监察官基于实践的需要,其权力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人口和财产调查权,到后来的公民道德监督权,再发展到元老遴选权,监察官的地位日益神圣和显赫。由此看出,监察官的权力扩张恰好对其他官员起着很大的制衡作用,从而推动着古罗马共和宪政的平衡与发展。

——摘编自连佳《浅议古罗马共和宪政下监察官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古罗马监察制度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与古罗马监察制度特点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代形成了以“督邮”为主的地方行政组织内部监察制度。督邮由太守直接领导,可监督太守以下的官员,也可监督刺史…这样一来就与刺史制度形成相互监察的椅角之势。这表明汉代地方
A.官僚主义势力的急剧膨胀B.以小督大、以卑临尊的制度设置
C.监察机关的反向制约特征D.监察官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
8 . 唐朝时期,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主要掌纠举百僚及入阁承诏、知、推、弹、杂事;(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检查朝班时百官之仪态行履;(察院)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礼、营作、大府出纳皆领焉”。据此可知,唐朝(     
A.监察机构的权力和范围得到扩大B.通过台谏合一强化皇权
C.中枢机构设置遵循分权制衡原则D.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
9 . 西汉刺史秩仅六百石,只相当于一个中下等县令的品秩,却“奉诏六条察州”,监察秩二千石的郡国守、相乃至诸侯王。有评论者认为,这样可以使得“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这体现出西汉刺史制度的显著特点是
A.内容丰富,体系完备B.以小监大,以卑督尊
C.地位独立,专权跋扈D.分工合作,职责明确
2021-11-23更新 | 1004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代赋予谏官监察百官之职能,御史与谏官职能逐渐合一,合称“台谏”。对谏官人选与言事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如“不许宰执、台谏、侍从亲戚子弟交荐”,“凡进退言事宜,虽执政不得与闻,盖以杜绝台谏私于宰执”。这些规定
A.体现监察权的相对独立B.有效提高了行政的效能
C.提升了台谏的实际权力D.规避了文官集团的斗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