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极少以郡命名;反观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所处时期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由此可推知
A.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B.宗法关系逐渐淡出两汉政治构架
C.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D.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
2020-12-23更新 | 476次组卷 | 3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史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越虽蛮夷…盖禹之余烈也”,“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这些记载
A.真实记录相关族群的起源B.反映当时民族交融状况
C.说明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D.顺应大一统的政治环境
2020-08-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刺史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此时的刺史
记载出处
“刺史班宣,周行列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汉官典职仪》
“武帝元封五年,初分十三州,刺史假印绶,有常治所……到所部,郡国各遗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汉旧仪》
“至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十三人,掌奉诏条察诸州,秋、冬入奏,居无常所。”《唐六典》

A.是拥有实权的地方官
B.拥有固定的办公府衙
C.是隶属于丞相的官员
D.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纠正)秦县之失策,封建(分封)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下图所示)。这一体制
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中央统治
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2019-10-25更新 | 793次组卷 | 33卷引用: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示为部分汉代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
“滇王之印” 的金印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卧羊纽“汉归义羌长”印沙雅遗址(新疆沙雅什格提)出土
《汉书·匈奴列传》“单于正月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绶”
这些体现了
A.分封制巩固了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B.汉朝政权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汉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交融D.汉朝形成了册封少数民族的惯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西汉列侯分为功臣侯、王子侯和外戚侯。据记载,高祖时期分封了147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很少;汉武帝时期共分封了75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却多达178人;武帝以后,共分封了功臣侯25人,王子侯201人。这反映了
A.君主权力遭到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军事战争基本结束
D.分封制度得到加强
2018-12-25更新 | 173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