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汉武帝对刺史的监察区域和督察范围作了严格的规定,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还规定刺史督察范围是“以六条问事”。“刺史六条”第一条即“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其目的是(       
A.巩固行省制度B.加强中央集权C.削弱节度使职权D.维持兵农合一
2 .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因“矫秦之枉,徇周之制”而实行何种政治制度?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2)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2022-11-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所示,汉武帝在公元前119年,迁徙数十万贫民到新秦中地区垦荒,不但恢复了秦始皇时期的农业开垦规模,还把农牧区分界推进到有史以来最北线。这一政策有利于

A.强化中央对边疆的控制B.抑制土地兼并
C.扩大西汉王朝统治区域D.“推恩令”的推行
2022-05-14更新 | 479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汉武帝时期的朝廷群臣中,儒家、黄老、法家等各色人等,应有尽有;与之不同的是,对诸侯国官员的选用则重用儒生,众多儒生如董仲舒、夏侯胜等被选派担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内史等要职。这一不同旨在
A.完善地方治理体系提高效能B.建构儒学为主流的价值体系
C.平衡各方势力维护政权稳定D.强化皇权为核心的政治秩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封建王朝对西南夷地区的经略与开发肇始于秦。秦惠文王赢驷灭蜀后,就以蜀为基地,开始经营西南夷。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继续以蜀为根据地开发西南夷。除了开发交通以外,秦王朝还在西南夷部分地区设立了郡县,“诸此国颇置吏焉”,派官吏进行直接统治。经过26年的锐意经营,汉武帝在广大西南夷地区先后建立了十七个郡,对当地的治理是通过部族长实行间接统治,即所谓“羁縻之治”。汉代这些富于开创性的民族治理方略,不仅推动了南方少数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促进祖国西南边疆的统一,加强汉族与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交往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龚德全《秦汉时期“西南夷”社会的历史状况及其开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经营西南地区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经营西南地区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武帝时期,河套和河西广大地区纳入汉朝统治版图。此后,朝廷在这些地区兴办学校,传授儒家思想。这一举措
A.解决了王国问题B.确立了儒学正统C.促进了文化认同D.消灭了边患危机
2021-09-02更新 | 567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岳普湖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7 . 汉初,刘邦把六国王室后裔及各地豪族10多万人口迁徙到长安附近;汉宣帝在建造陵墓时,把俸禄达二千石的地方官和超过一百万钱财产的富豪,迁移到陵墓附近的新村。这些做法旨在
A.发展关中经济B.长享身后尊荣C.加强中央集权D.打击六国贵族
8 .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021-11-08更新 | 462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为了史好地对地方进行统治,古代统治者实行了许多措施,这些施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京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通过这些诸侯国,实际建立起了较为稳定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摘编自龚铎主编《中国文化发展史》

材料二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财负责军事。郡下设县,甚行政长官称县令(长)。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帅上计(地方官更丁岁末将年的政绩报给国君或上级官员),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约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之一是不分封子弟,狐立无援,故而又重新分封了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同姓王。…诸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摧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此后,又颁行“左官律”“附益之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制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俯通过郡县制来加对地方制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持出汉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引发了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10 . “公元前202年,在皇帝控制的中央14个行政单位的东面和北面的大片土地上总共建立了10国。”材料所示历史现象与下列历史事项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实施层层分封,加强了地方统治B.实行郡国并行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实施重农抑商,打击了工商业者D.实行“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势力
2022-02-23更新 | 431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