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汉时期,地方第一级行政区所辖土地人户众多,军需粮草自成一体,财力雄厚。因此,中央政府设“州”来控制地方第一级行政区。东汉灵帝时,原本作为监察区的“州”却又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性质的变化是由于(     
A.地方行政层级的调整B.郡国势力的不断坐大
C.镇压地方叛乱的需要D.铲除外戚势力的斗争
2 . 历代中央管理地方的机构或官职及地方行政机构或官职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 表所列汉、唐、宋、明四朝与此相关的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转运司、节度使、提点刑狱司
郡尉、县丞、州刺史、大鸿胪
巡抚、按察使司、提督四夷馆
节度使、鸿胪寺、羁縻州刺史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④①③
3 . 《汉书》有载:“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及诸侯。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横线中的“▲”应为(     
A.都护府B.大鸿胪C.宣政院D.理藩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初文献将汉朝中央政府直接统治区域的人称为“汉民”。其他诸侯国人则称“吴人”“楚人”“齐人”等。这一不同称谓(  )
A.有利于了解汉初的国家结构B.表明王国力量严重威胁中央
C.说明国家统一观念尚未形成D.反映中央集权体制尚未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反映了西汉时期淄川国诸王世系、在位年数及王国领地等数据变化表(公元前164年一公元前9年)。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诸王世袭在位年数王国领地
刘贤11年28县
刘志24年28县
刘健20年11县
刘遗35年11县
刘修古28年7县
刘尚6年7县
刘横31年3县
刘交6年3县
刘永12年3县

A.县制行政管辖区不断扩大B.中央与地方矛盾日益尖锐
C.中央实现对地方垂直管理D.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增强
7 .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
汉景帝十三年前144年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
A.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B.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C.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D.王国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加强
2022-09-08更新 | 921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据《吕氏春秋通诠·知度》载:“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借资考绩,称为上计。”这一制度旨在
A.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率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D.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2021-07-08更新 | 11614次组卷 | 102卷引用: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