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汉朝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多渠道、多方位的信息系统,相关信息主要来自各级官员的奏疏以及郡国上计吏、刺史州牧、使者及民间上书者。其中,官员、郡国上计吏和州牧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各级吏员、基层乡官部吏。据此可知
A.“大一统”的政治观念得以普及B.汉朝的基层管控制度趋于完善
C.地方官吏发挥了重要政治作用D.监察制度强化了封建中央集权
2021-08-13更新 | 619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高考前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武帝元狩元年,由于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谋反,汉武帝“乃作左官之律”,规定不经中央派任而私仕于诸侯的官吏即构成“左官罪”。此举旨在
A.加强对地方的全面控制B.废除郡国并行制度
C.确保君主权利高度集中D.巩固贵族政治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乡、亭、里三级组织,里以下设什伍组织。里掌百户,什长、伍长分别主十家和五家,三者各司其职。这一设置
A.有力促进了地方乡绅阶层的发展壮大B.推动公共权力在横向上扩展
C.凸显了基层组织在地方治理中的地位D.扩大了郡县长官的行政权力
4 . 史学家司马迁认为,汉族四周的匈奴、南越、东越、西南夷等族,都与汉族一样是黄帝后裔,甚至朝鲜也与黄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华夷共祖”的思想
A.消弭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B.说明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
C.迎合了大一统政治的需要D.反映了司马迁严谨的史学观
2020-07-10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2届高三联考(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特权。这导致
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君主专制日益削弱
C.中央集权受到威胁D.郡县制度彻底瓦解
2019-07-0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第五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为西汉初诸侯王国分布图,从汉高帝到汉景帝诸侯王国的变化体现了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激化
B.中央对地方控制有所加强
C.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D.颁布“推思令”初见成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汉书》载,刘贺被废为海昏侯,遣返昌邑国,并“赐汤沐邑二千户,故王家财物皆与贺”;在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中,一些器物带有“昌邑”铭文,如“昌邑食官”等。据此可知
A.传世文献如实记载历史事实B.考古发现可信度高于传世文献
C.考古发现真实再现历史事实D.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献互补互证
2018-05-2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黄金卷》第四套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