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柳宗元《封建论》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


(1)概述两种制度的基本相同点,分析为何郡县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中国古代统治者为维护郡县制的正常运转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做出简要说明。
2023-01-17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3(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2 . 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
A.诸侯王国势力与中央抗衡B.州部刺史体制的设立
C.士族门阀政治的端倪D.察举制度的实施
2022-05-09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汉初年,仿照先秦古制分封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和先秦时的诸侯王一样自用纪年,比如楚元王刘交“即位二十三年卒,子夷王郢立。夷王四年卒,子王戊立”,楚元王二十三年就是文帝元年,夷王四年是文帝五年。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B.主流思想变迁影响政局
C.西汉集权制度有待加强D.西汉注重借鉴历史传统
2022-04-24更新 | 644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秦汉时,上计由县令或县长将全部人口当面一一核对,以确定实际人口以及与上年相比的增减数。在当时的户籍上,除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地以外,还要登记身高及肤色等个人特征。这反映出(     
A.政府重视对地方官的考核B.国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C.人口隐藏和逃亡现象消失D.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2022-04-18更新 | 38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预测卷(河北专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情况下,中国古代新政区的设置多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人口的逐渐增加而从容进行。王朝初建,出于开疆拓土的需要,有大量政区同时建立,如秦征服南越后,设置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又在北方置九原等郡。也有雄才伟略的帝王,为现固国家统一而对四夷用兵,设置大量新的行政区,如汉武帝元鼎六年起,“连兵三岁,诛羌,灭南越,番禺(今广州)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隋末天下大乱,晋阳李唐为了壮大势力,表示凡归附者都给予州刺史的名号,因而大量“权置州郡”,州数膨胀到五六百之多。因此,唐太宗于贞观元年将全国划分为10道,分辖各州,形成了道、州、县三级行政区划模式。元朝在全国各地设置行中书省代行政府管理职能,边疆地区的云南等地也建立起了行省,省制逐步成为后世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层级。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各中央政府为了提高政权运转效率通常会减少地方行政层级,但自秦国推行郡县制以来,任何朝代的基层政区都是县,也从来没有被取消过。但为了解决管理幅员过大和军事问题又会设立监察区和军管区,这些非行政区最终演变为州、道、路、省等地方高层政区,使得地方行政层级变多。秦朝在郡政区实行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汉朝设置13州刺史,唐朝设道对地方派遣监察官员,宋朝设置互不统属的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层级的变动无不是中央加强集权的创新。自古以来,财政就在行政体制中占据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商鞅变法中制土分民、履亩而税、重农抑商等财政改革措施,保证了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形成和完善。以后各朝从国家安全出发,同时也为了涵养财源,徒民边塞,实行军民屯垦,建立起都尉、都督、都护府或都司卫所等军管型的特殊地方行政制度,并逐渐融入地方行政层级中来。

——摘编自成军《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的基本规律。
6 . 曹魏景元四年,蜀汉后主刘禅面对司马氏强大的军事压力,主动献降。司马氏将蜀汉的军政实力派人物和有声望的士人,一律迁往中原。据《华阳国志●大同志》记载,随后主刘禅迁往北方的就有三万家之多。“蜀人北迁”这一-做法旨在
A.促进民族融合B.发展北方经济
C.重构中原秩序D.瓦解地方势力
7 . 《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卜式(生卒年不详)因养羊致富,因匈奴屡犯边境,曾上书愿以家财之半捐公助边,又施钱财帮助乡民,卜式也常以巨资购买田宅;《汉书·张禹传》中记载张禹(?一前5年)富贵之后,买田400顷,均是灌溉方便、土质肥沃之地。以上事例反映出
A.豪强地主势力壮大B.西汉政府鼓励土地买卖
C.匈奴严重威胁边疆D.农耕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8 . “流民法”始于汉武帝。《汉书·石奋传》云:“惟吏多私,征求无已。去者便,居者扰,故为流民法,以禁重赋。”汉武帝还以户口增多、流民减少,作为地方官的政绩之一,进行奖励。该法的制定旨在
A.维护统治秩序B.解决王国问题C.根除腐败现象D.壮大小农队伍
9 . 如表为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至太初年间(公元前104年一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分封的部分侯国(据《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编制),据此可知
侯国名获封侯身份
安成、宜春、句容、句陵长沙定王子
丹杨、盱台、湖孰、秩阳、睢陵、龙丘、张梁江都易王子
剧、壤、平望、临原、葛魁、益都、平酌剧魁、寿梁、平度、宜成、临朐淄川懿王子
广望、将梁、蕲馆、薪处、陆城中山靖王子
A.分封宗法制得到局部恢复B.儒家纲常伦理影响政治决策
C.大一统政治格局渐趋巩固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加剧
2021-06-08更新 | 2054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汉初诸侯王国地位远在汉郡之上,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共有王国二十五,郡四十三。汉武帝施行推恩法,削弱王国力量,增设新郡,至太初元年,全境共有一百零九个郡国,王国仅存十八。这
A.激化了中央与诸侯矛盾B.改变了国家的管理模式
C.奠定了解决边患的基础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
2021-06-02更新 | 1431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