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郡县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8 题号:178988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柳宗元《封建论》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


(1)概述两种制度的基本相同点,分析为何郡县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中国古代统治者为维护郡县制的正常运转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做出简要说明。
22-23高二上·河北邢台·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赵天麟奏议:“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政治稳定)之形矣”。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文宗至顺元年,户部钱粮户数一千三百四十万六百九十九,视前又增二十万有奇,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怀柔、笼络的意思)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而高丽守东籓,执臣礼惟谨,亦所未见。

——摘引自《历代名臣奏议》及《元史·地理志一》

材料二   秦以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

——陈苏镇《<春秋>与“汉道”》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实行过哪些地方行政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中国地方管理制度对当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2022-12-22更新 | 9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遂废诸侯改为郡县,以一威权,以专天下,其意主以自为,非意为民。深浅之虑,德量之殊,岂不远哉。故秦得擅其海内之势,无所拘忌,肆淫奢行,暴虐天下。

——【东汉】荀悦《前汉纪·孝惠皇帝纪》

材料二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局部图


材料三   行省有政令则布于天下,郡县有请则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

——【明】宋濂《元史·百官志》


(1)材料一中荀悦对秦朝实行郡县制的评价是否全面?请说明理由。
(2)指出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弊端。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行省的主要职权。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度设置的历史影响。
2021-06-22更新 | 10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中的左图和右图,提取两幅图所反映出的历史变迁的信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特征。

2018-11-24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