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庆历新政”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一次实践。宋仁宗开始大力支持,但后来转变了态度,最终庆历新政夭折。宋仁宗转变态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广大官僚反对,二是忌讳朋党影响其专制统治。据此可知(     
A.统治者决策决定了改革成败B.改革加剧北宋积贫积弱程度
C.官僚意见不统一制约了改革D.改革失败因其制度层面缺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就制度而言,朝代与朝代之间永远是“继承”大于“断裂”的,制度自身自有其惯性。隐藏在制度的延续性下面的,是各个朝代所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官僚的选任,新中国成立之初通常会“急于选拔人才”;四十年之后则难免“员多位少”、一位难求;再和平发展四十年,家族背景在官员升迁中的权重必定会大大提高。又比如皇帝周边势力(后妃、外戚、宦官等)的处置问题,士大夫与皇帝的关系问题,官员管理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治理问题,兵权的收放与边防的关系问题等。这些共性问题才是帝国治理的真正难题,也是“理乱兴衰”的深层原因。

——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长安经济困难。786年,京城禁军军粮无法保证,出现兵变危险。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运米三万斛供给朝廷,解除了唐德宗的燃眉之急。此事反映出当时
A.藩镇是拱卫唐朝廷的关键力量B.唐政府对藩镇存在一定依赖性
C.强化藩镇是唐王朝的必然选择D.经济重心基本转移到江南地区
2022-05-25更新 | 1685次组卷 | 33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北宋建国之初就设置了恢复“汉唐旧疆”的政治理想,即恢复汉唐以来以汉人为主体所建王朝统治的中原核心区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表达了“若与我大河之北,吾不复南侵矣”的疆域目标。辽太宗有“坐制南邦,混一天下”的政治追求。……澶渊之盟后,辽朝的心理疆界定格在幽云地区。这反映出
A.宋朝统治者追求政治“大一统”B.辽国统治者心理疆界的不断扩大
C.宋和辽实际疆界变化的可能性D.辽宋战争和边界争端的根本原因
2022-05-0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盛唐时期长安人口增长明显,总数约70万,其中依赖国家供给粮食的人口约32万:皇室及服务人员约15万,京官和京吏3万余,禁军和附近驻军约12万,到京师参加选官和科举的读书人约1万,共需粮食580万石左右。据此可知盛唐时
A.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B.坊市制度瓦解速度加快
C.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局面D.国家调配物资供应的重要性
6 . 以下示意图显示了中国古代历史中某一朝代的权力分配结构,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显示了唐代权力分配结构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更容易导致地方势力割据D.凸显了中央内部权力分配
7 . 如表为唐前期军力分布情况。如表体现了当时唐朝
道名关中河东河南陇右其他合计
军府数288164743794657
占军府%43.82511.35.614.3100

A.关中本位的立国政策B.灵活多变的民族政策
C.以武力镇压匈奴叛乱D.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2022-02-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8 . 欧阳修的《归田录》里讲了一则轶事:有一位姓昆的少卿,是余杭人,很喜欢吃螃蟹。他曾请求外任,想到外州当个知州。有人问他希望到哪个州上任,他说“但得有蟹、无通判处,则可矣”。成为一时之笑谈。通判让人避之是因为通判
A.监督制约知州B.是知州的上级官员C.负责考核知州D.掌握地方的军事权
9 . 宋代的知州经历了从文武臣僚作为临时差遣,权知某州(军州)事,到以文臣知州为主作为常设的州级长官的渐变过程。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A.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B.理学影响力日益扩大
C.文官势力得到了增强D.守内虚外的治国方针
10 . 下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
A.分化事权、相互监督,有效加强君主权力
B.充分吸取了隋唐以来地方机构设置的教训
C.有效改变先前武将擅权、藩镇割据的状况
D.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