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诸侯也”,造成唐朝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设刺史B.设都护府C.设三司使D.设节度使
2 . 据下面图示中唐初十道的分布图可知,唐朝初期(     
A.君主专制的强化B.政区划分犬牙交错
C.南北经济不平衡D.地方势力尾大不掉
2022-12-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在①②③④处填写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A.道—府州军监—郡守—转运司B.路—府州军监—转运司—通判
C.路—参知政事—郡守—节度使D.省—参知政事—节度使—巡抚
2022-11-29更新 | 844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开元十年(722年)八月,唐玄宗采纳宰相张说的建议招募壮士充当宿卫,不问色役(指徭役种类),都从优待遇。于是逋逃者“争出应募,旬日,得精兵十三万",这些“争出应募”的人多为长安的市井之徒。这一举措(     
A.反映了崇尚武力的价值观B.提高了将领军事才能
C.体现了国家兵制的局限性D.提高了人们应募的积极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如实行兵将分离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端。虽然北宋政府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袭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便逐渐走向反面了。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行省即行中书省的简称……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宋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元的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的设置,是由当时境土辽阔、交通不便,以及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内地原来深刻的矛盾没有缓和,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

——摘编自周良霄、顾菊英《元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原因。
2022-10-21更新 | 62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到唐朝后期,“道”逐渐成为一级实体行政区划,地方形成道、州、县三级行政体制。和唐代“道”性质演变类似的是
A.秦朝的道B.汉代的州C.元代的行省D.清代的府
8 . 汉代地方长官拥有自己选用部属的权力,儒生、文吏是其主体,长官通过辟召、给禄等媒介与之结成主从关系。到唐代前期,州县长官无权任用部属,任用之权全部集中于吏部。这反映出,唐代前期与汉代相比
A.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发展B.官僚队伍不断壮大
C.官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D.选官制度逐步完善
9 . 北宋统治者发明了路-州-县虚三级制的地方行政体系,即在州县之上不设立集权的单一行政机构,而是按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经略安抚、提举常平四司,分管财政、刑罚、军事、仓储救济等事,且诸司所管诸路并非一一对应。这种做法
A.防范了宰相的擅自专权B.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
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限制了地方势力发展
10 . 宋代科举录取率大大提高,对考中士子的待遇也空前提高,可谓“宠章殊异,前代所未有也”。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边患危机的加重B.相权过重的威胁
C.皇帝个人的喜好D.治国方略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