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解析】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及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2021-10-1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北宋统一后,赵普建议“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権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辇送京师”。于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这一做法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B.不利于地方自主性的发挥
C.改善了吏治腐败的情况D.缓和了社会阶级间的矛盾
3 . 唐朝前期地方行政制度为州县两级制,到唐朝后期,本为监察区划的“道”逐渐成为一级实体行政区划,地方形成道、州、县三级行政体制。这种变化说明唐朝时期
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B.地方行政区划继续完善
C.中央政府权威不断削弱D.地方政府掌控军政大权
4 . 宋朝的军队分为三级,最高为禁军、次为厢兵、再次为乡兵。上一级队伍经常下一级的优秀人员而将不合格人员淘汰给下一级。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削弱地方整体实力B.整顿全国军队编制
C.强化中央集权统治D.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李氏属于关陇士族集团,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通婚。这些措施
A.维护了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
B.清除了政治上的异己势力
C.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2019-09-07更新 | 1020次组卷 | 33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反映出宋代
A.皇帝权力的过度膨胀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
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