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鉴于唐朝后期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使职官间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功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王志立等《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地理界限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作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这样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各行省的财赋支用权在成宗以后被规定在一千锭以下;司法方面,行省不得擅行诛杀;各地军队布置、调动始终由朝廷直接掌握。

——摘编自李治安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宋初中央政府对地方采取“制约机制”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元朝行省制的历史作用。
2 .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太祖选用地方官吏的做法:“五代藩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污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的做法(     
A.纵容官员腐败乱纪B.凸显崇文抑武方针
C.注重权力制约平衡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3 . 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作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这一变化反映了宋朝
A.始终面临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B.崇文抑武引发社会观念流变
C.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繁荣发达D.选官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4 . 宋太祖认真总结了藩镇敢于抗拒王室,将佐逐杀主将以致称王称帝的历史教训,认识到“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由此,宋太祖(     )
A.重用文臣将地方军权收归中央B.设置通判以提高中央对地方监察力度
C.使地方政权和财权直辖于中央D.扩大科举取士人数注重官员文化素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
A.安史之乱的过程B.藩镇割据的局面
C.农民起义的情况D.宦官专权的形势
2020-01-21更新 | 388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东省龙门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政赋税,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政赋税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B.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C.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D.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2018-01-03更新 | 319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