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北宋建立以后,“令诸州自今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朝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  )
A.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B.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D.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在①②③④处填写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A.道—府州军监—郡守—转运司B.路—府州军监—转运司—通判
C.路—参知政事—郡守—节度使D.省—参知政事—节度使—巡抚
2022-11-29更新 | 844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长安经济困难。786年,京城禁军军粮无法保证,出现兵变危险。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运米三万斛供给朝廷,解除了唐德宗的燃眉之急。此事反映出当时
A.藩镇是拱卫唐朝廷的关键力量B.唐政府对藩镇存在一定依赖性
C.强化藩镇是唐王朝的必然选择D.经济重心基本转移到江南地区
2022-05-25更新 | 1685次组卷 | 33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第一中学、双十中学漳州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章节标题部分内容的陈述及说明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内容: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说明:(1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内容:统治危机的初显
说明:这一时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内容:瓜分中国的狂潮
说明: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从渤海到南海的中国沿海地区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的解放战争内容:全民族浴血奋战
说明:(2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参照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1)(2)部分。
2022-02-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唐初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州的数目多而辖地较小,小的州辖县仅二三个,人口仅几万至十几万。史载,唐太宗曾把300多位州刺史的名字写在卧室屏风上,经常检查他们的政绩以决定奖惩升降。材料表明唐初
A.地方政治自主性得到增强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皇权与相权矛盾日趋激化D.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7 . 北宋统治者发明了路-州-县虚三级制的地方行政体系,即在州县之上不设立集权的单一行政机构,而是按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经略安抚、提举常平四司,分管财政、刑罚、军事、仓储救济等事,且诸司所管诸路并非一一对应。这种做法
A.防范了宰相的擅自专权B.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
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限制了地方势力发展
8 . 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故常与知州分权”,该措施的积极作用是
A.削相权强皇权B.部门相互牵制C.加强中央集权D.造成宋代积弱
9 . 宋太祖即位后,"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由是)外权削矣"。据此可知,北宋前期
A.摆脱了积贫积弱的困境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D.解决了边患危机
10 . 北宋初期,中央剥夺了州县的行政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通过通判、巡检、县尉来完善地方管理职能,并藉由户等制、乡役制、保甲制来加强对乡村民众的控制。这反映出,北宋
A.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B.乡村治理的制度完善
C.地方官丧失了治理权D.中央权力向基层渗透
2020-11-12更新 | 732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