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唐律》规定:“处理农民逃亡问题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职责。”而在武则天末年出现了括逃使。括逃使以中央派员身份,专门处理户口脱籍问题。所谓“开元已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为使则重,为官则轻”。唐代官职体系的调整意在(     
A.打击地方割据势力B.处理地方事务
C.完善官僚制度体系D.加强中央集权
2 . 宋代的知州经历了从文武臣僚作为临时差遣,权知某州(军州)事,到以文臣知州为主作为常设的州级长官的渐变过程。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A.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B.理学影响力日益扩大
C.文官势力得到了增强D.守内虚外的治国方针
3 . 转运使司在宋初设置时只是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司机构,“专主粮饷”,供应军队。到南宋后期转运使司的属官有“主管文字”“斡办公事“准备差遣”“帐斡”等,属官之下配备人吏如勾押官、前行、后行等。这一变化
A.促使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说明了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C.标志古代官僚政治走向成熟D.反映出中央集权继续强化
2021-10-24更新 | 542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民族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不同史学家关于宋朝政治制度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宋朝
观点出处
“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叶适《水心文集》
“本朝惩创五季,细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黄震{黄氏日抄》
“法不得自议其私,人不得自用其智,而二百年之太平繇此而出也。”陈亮《龙川集》

A.制度过于严苛危及了统治B.通过法律建设维护其统治
C.儒家德治维护了专制权威D.文官政治扩大了统治基础
2021-10-16更新 | 543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五)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北宋统治者发明了路-州-县虚三级制的地方行政体系,即在州县之上不设立集权的单一行政机构,而是按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经略安抚、提举常平四司,分管财政、刑罚、军事、仓储救济等事,且诸司所管诸路并非一一对应。这种做法
A.防范了宰相的擅自专权B.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
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限制了地方势力发展
7 .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宰相李吉辅主持编撰《元和郡县图志》。当时唐朝陇右道被吐蕃占领,但李吉辅仍将陇右道列于书的最后。李吉辅这一做法
A.体现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B.发展了中国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C.意在打击地方藩镇势力D.说明皇帝权力已被宰相架空
8 .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设置了一个凌烟阁,将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画像按照三个等级置于其中,希望后来的臣子能效法,建功立业。水垂青史。而宋太祖却解除了武将的兵权,确定了“任宰相当用读书人”“不得杀士大夫写上书言事人”,刻下石碑,传诏子孙。这样的变化说明
A.唐、宋治国的策略基于国情变化B.唐开创了“重武轻文”的治国风尚
C.宋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D.宋出现了“积弱积贫”社会状况
2020-07-03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