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政治制度也必须应时而动,方能推动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曾召集群臣商议治国之策)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指出王绾、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秦始皇在这一问题上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材料二   艺祖(宋太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录(指县令一级的地方官员),无不擢科(科举登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

——《宋史文苑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对北宋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时上(明成祖朱棣)念机务(机要事务)殷重,欲广聪明,措(治理)天下于理也,乃开内阁于东南门,简诸臣为耳目。复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膝前(到皇帝面前)密勿谟画(认真谋划),率漏下数十刻(工作到很晚)。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共同商讨处理)。

——涂山辑《明政统宗》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成祖设置内阁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内阁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简要分析这一举措对以后政治制度产生的深远影响。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唐太宗曰:“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矣!”

——出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1382年改称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明太祖……置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宄外,北镇抚司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指出汉、唐、宋、明四朝的官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采取该措施的目的?
(3)根据以上材料,明朝制度同汉、宋相比有何不同?这种演变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4)简述汉、宋、明三朝措施起到的共同进步作用。
2020-10-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其发展演变中,中央集权不断巩固和加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上(宋太祖)召赵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今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四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初为杜绝方镇太重,是如何“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的设置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2020-01-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材料二   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省中国“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南省初指刘坤一、张之洞管辖的五省,不久浙江、福建相继参加。后李鸿章声明自保两广,断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山东巡抚袁世凯虽为惩办拳匪最得力之人,但此时也与刘坤一、张之洞态度一致。四川、陕西、河南督抚也同意刘坤一、张之洞的主张。这样,互保的区域实际上包括了十三省。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而且事后也未追究。可见,中央权威已经下降到极点,地方权力不断扩大。使得晚清政将摇摇摇摇欲坠。

——摘编自郭延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路制的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地方行政权力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隋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四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任选两人说明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隋唐政治制度”大变动”各自的主要表现
(3)材料三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三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4)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四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5)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特点。
2019-11-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在更替与演交中不断进步,对中国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历史上,商周王朝实行“封邦建国”……不存在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区划制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梁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述论》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国大者,跨州兼那,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道以致溢.小者淫羌越法,大者睽孤落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到汉初,地方行政体制有什么变化。汉初地方体制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行行省制度的意义。
2021-11-10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农垦佳木斯学校(佳木斯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使自己避免成为五代以后又一短命王朝。换言之,即消除唐后期以来地方权重、武将跋扈、纪纲不立等现象,保证新王朝的长治久安。宋初统治者为此殚精竭虑,制定了一系列富于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其成效堪称卓著。然而新的问题随之出现。由于宋初制度的针对性过强,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制定时主要是从消极方面考虑,尽量预想可能导致动乱的各种因素,加以事先防范,而并非从积极方面考虑,使国家机器如何最有效、合理地发挥作用。久之旧弊虽防,新弊渐生,积重难返,国势不振,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则又非宋初君臣始料所及。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1776年北美独立的13州,原是各自独立的英国殖民地,抗英的共同事业令它们联合起来了,独立后,则分别成了13个国(sate),与欧洲大陆的各国在格局.上难说有什么区别。若有,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13个州同文同种,山水相连,分享了英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但都以庄园种植业为主。到1787年制宪时,这13州的普通公民相互交往很少,从纽约去费城也要拿护照,各州都更注重对欧洲的贸易,相邻各州也很少贸易往来。针对北美各/的这种情况,一些深谋远虑的政治家看到了商业化和工业化的未来,想象并憧憬着大国的优越性,认为当时各国/州必须共同应对的重大和根本问题是,为了各国/州共同获得更大利益,必须通过一种生动有力的宪制,将各享有主权的这13/州整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完美的联合体。

——摘编自苏力《大国宪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宋代政治制度构建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美国政治制度构建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宋代和近代美国在政治制度构建方面有何相似之处。综合以上,谈谈你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识。
2021-05-07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国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相到群相”的实质并以唐朝为例说明。
(2)据材料二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材料二中的措施在当时有何积极影响。
2020-12-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朝初年军事制度明确规定:皇帝直接掌握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其下兵权三分:枢密院与三衙分握调兵权和管兵权,帅臣拥有统兵权,但战时由皇帝临时派遣,率兵出征,事定之后,兵归三衙。宋朝的军队有三种:禁兵、厢兵和乡兵,边境地区又有番兵。禁兵是国家的正规军,任务是守备京师,担任征战和屯戍边郡、地方的任务。厢兵是地方军队,实际上是一支专任劳役的队伍,担负筑城、修路、运输等任务,多不训练。乡兵即民兵,是非正规的地方武装,但有些区域内的乡兵反而因保境卫士而有较强的战斗力。宋朝的禁兵、厢兵都实行募兵制,“亢健者”选入禁兵,“短弱者”选入厢兵。应募后,家属可以随营,本人须黵面刺涅为标志,中途不得退役,实则终身服役。兵员空缺则从子弟中补选,如逃亡或犯罪,惩罚极重。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军事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军事制度实施的影响。
2022-06-04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云教金榜N+1联考2022届高三冲刺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材料一 图文信息


普:“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

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

材料二   赵普:“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材料三   太宗时期对于官僚操检、社会风尚的重视程度,远较太祖为甚。《宋大事记讲义》的作者吕中,在讲到太祖朝的政治时,有“我朝以儒立国”“卒成一代文明之治”的说法。而事实上,“以儒立国”,最早也应是太宗后期的事。对于太祖规模弘阔而太宗规矩致密的特点,宋人有不少论述……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1)材料一中,宋太祖为什么夜不能寐?根据材料二指出宋初设计者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2)根据材料三,概括宋太宗时期治国政策的特点及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