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唐朝中书省秉承帝旨,参与决策军国要务。唐太宗时,魏征以秘书监参加政事堂会议;唐肃宗时,翰林学士开始参与中书舍人“公章诏敕”;唐宪宗时,“凡将相出入,皆翰林草制”。据此可知唐代(     
A.朝廷权力机制有所调整B.阶层流动有所加强
C.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完善D.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2 . 西汉时期,尚书仅是九卿少府的属官,“掌通章奏而已”,地位较低。东汉建立后,尚书演变为尚书台,三公和大将军只有经过皇帝恩准,加“录尚书事”头衔,方可参与中枢决策,否则也只能“备员而已”。这表明汉代(     
A.中枢机构发生异化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行政体制分权成熟D.宰相地位日趋下降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玄宗天宝年间,宰相杨国忠召左相及给事中、诸司长官皆集尚书都堂,“唱注选人,一日而毕,曰:‘今左相、给事中(门下省官员)俱在座,已过门下矣。'其间资格差缪众,无敢言者。于是门下不复过官。”这反映了唐朝后期(     
A.三省开始出现一体化趋势B.科举考试的地位提高
C.君主权力受到了极大制约D.中枢运行机制遭破坏
2022-10-10更新 | 2561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4周对抗赛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所建立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从一级公士至十七级大良造可以逐级晋升。但是汉代的军功爵制中,分化为官爵和民爵两大等级,一级爵公士至八级爵公乘,称为“民爵”,这是庶民和小吏的爵位,规定赐民爵超过八级爵者,必须把超过的爵位转给兄弟子侄。商鞅之制,小夫(十八级爵制的最低级)死后墓上可以栽一棵树,至大夫就可以载六棵树,这是对低级爵位获得者的一种荣誉待遇,但在汉代爵制中,这种荣誉待遇也被取消了。

材料二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所建军功爵制与汉代的军功爵制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材料一,分析选官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2022-01-09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玄宗时在皇宫内设立翰林院,作为皇帝身边的近侍顾问机构。翰林学士逐渐取代了中书省的职权,为皇帝起草诏旨文书,后来,又逐渐取代了宰相权力,成为皇帝身边的决策中枢。贞元以后,人们称翰林学士为“内相”。唐朝“内相”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唐玄宗的个人喜好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中书省权力的下降D.专制制度的本质使然
6 . 秦汉以来中央行政体制的发展,其重要的特点是由“个人开府”的中枢制转变为“机构组织化”的中枢制,从而使我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发展趋势指的是
A.从世官制向察举制转变B.从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
C.从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变D.从三省六部制向二府三司制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初的尚书专替天子管理文书,后来尚书以下又设置官署或部门。后魏武帝设中书,为君主秘书监,常和天子面议机密。刘宋文帝信任王府旧僚,使之为侍中,始设门下省。这反映出
A.三省六部制形成B.专制皇权的强化
C.大臣专权的严重D.中枢机构的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东汉刘秀时期,三公高高在上,享受一万石的俸禄,却没有权力。尚书台的长官尚书令掌管朝廷大权,却没有三公的地位,俸禄只有一千石。东汉前期这一奇特局面的出现反映了
A.中央机构权力制衡B.君主权力得到加强
C.外戚专权受到遏制D.贵族等级体系严格
2021-02-04更新 | 363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自贞观十七年始,不管是官阶低于还是高于三品者均要加带“同中书门下三品”称号,方可参预政事堂会议。唐高宗时,又规定外司四品以下的官员入相,统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从此,更多负实际行政职责的低级官员进入了政事堂。这一变革
A.使君相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B.完善了政事堂的集议制度
C.加剧了士族与庶族间的矛盾D.适应了科举制发展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朝前期,在三省六部制度的政治保障下,君主励精图治,国家实现空前繁荣。唐玄宗统治后期,疏于朝政,任用奸佞,宠幸宦官,终于酿成安史之乱。高度成熟的政治设计没有能够防止唐朝由盛转衰,这说明
A.政体影响国家政治生态状况B.三省六部制度的缺陷明显
C.治乱交替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规律D.国运兴衰取决于吏治情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