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朝社会结构示意图

该图示可以说明唐朝
A.官僚政治和平民政治兼顾B.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C.政治制度中等级差异缩小D.中央集权制度日渐体系化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020-06-25更新 | 295次组卷 | 4卷引用:题型04示意图自拟论题类-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4 . 中央集权的“大厦”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如下图所示:


问题:
(1)根据图示,请在①      、        空格内,填充“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的基础性制度。
(2)以典型朝代史实为据,分别论述图中前三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大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阅读以下与唐朝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图示,该图示说明唐朝

A.官僚政治和平民政治兼顾
B.政治制度中等级差异缩小
C.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D.中央集权制度日渐体系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柏杨先生用以下图示说明唐宋两代的社会结构。导致统治集团发生如下变化的原因是
A.三长制建立B.科举制发展
C.均田制完善D.王安石变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1)请结合相关史实,以秦朝为例,说明郡县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尊儒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3)你如何看待科举制度对于中央集权的支撑?
8 . 对各种文献加上按语是历史学习和研究活动中常常采用的方法,这种按语包括对文献的注解、考辨、说明、评论。结合所学知识,参照示例为给出的文献完成不同类型的按语。
(1)注解:对史籍中的人物、史事、典章制度作介绍性说明。例:
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注1)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1】封建指分封制,西周时期实行的将子弟和功臣分封到各地世袭为王侯,以拱卫周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科举(注1)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注2),《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梁启超《论科举》
【注1】             【注2】                
(2)考辨:辨别历史记载的正误。例: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责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敞布、鱼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
【考辨】近代以来的考古发掘证明西汉就出现了书写用纸。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说法不确。
中朝,内朝也,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中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大将军等皇帝亲信近臣构成外朝,中朝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事先做出决策。《汉书。刘辅传》
【考辨】            
(3)说明:对史著中一些文字、符号、图形作简要的说明。请将以下图示的说明补充完整。

【说明】
                   
②指新文化运动中对各种西方学说的介绍,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③指新文化运动中以白话文为依托,体现民主、科学新思想、新内容的新文学运动。
                   
⑤这里的因素包括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壮大、十月革命的影响等内外因素。
                   
(4)评论:对史籍中的史学观点进行评论。
2011-12-26更新 | 8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浙江省浙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注: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此处,宰相泛指有权势的官员,并不特指某一官职。)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材料二   



                            中国历代宰相籍贯分布示意图
(注:图中宰相包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

——余意峰《中国历代宰相籍贯分布的时空变迁规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1)运用所学知识,从人才选拔的角度分析材料一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一观点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借鉴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是明清科举制度示意图。据此可知,明清科举制度
A.讲究论资排辈B.趋于僵化C.利于君权强化D.程序严谨
2021-09-1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22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