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初,由朝廷临时任命主考官,改变知贡举一般多由礼部侍郎出任的做法,称权知贡举,为了分割其权,后又增设权同知贡举若干名,以后成为制度。宋太祖时,知贡举官虽然并不固定人选,但每当朝廷任命之后,并没有立即隔离,他们在主持考试之前仍有足够的时间接受请托或授受贿赂,因而往往发生徇私舞弊的现象,甚至引起落第士人的诉讼。据《宋史·选举志三》记载:“初立四门学,自八品至庶人子弟充学生,岁一试补。差一学官锁宿,弥封校其艺,疏名上闻而后给牒。”此举得到太宗皇帝的赞赏,“后遂为定制”。宋真宗时两次下诏,重申这项制度。为了加强对主考官的监督,又进一步规定,负责各类发解试的考官,也得与知贡举一例锁宿。锁宿制度规定:各级主考官员一经受命,立即和外界隔离,就是家人也一律不得见面,直到考试结束。其锁宿时间一般为一个月,若事情没有办完,就适当延长。

——摘编自崔勇、丁建军《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实行锁宿制度的原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实行锁宿制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史料记载:“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推动这“一大变革”的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摭言》记载;828年,唐文宗任命崔郾为知贡举,主持进士科考试。太学博士吴武陵持杜牧《阿房宫赋》向其荐曰;"请侍郎与(杜牧)状头。"圆曰∶"已有人。"……武陵曰∶"不尔,即请比赋。"郾应声曰∶"敬依所教。"这表明当时
A.官员选拔存在举荐现象B.官员考核制度形同虚设
C.文人学士受到社会推崇D.科场徇私舞弊现象普遍
2022-04-08更新 | 42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笔记小说《丁晋公谈录》记载,吕端通过恩荫而位至宰相,“后苑赏花宴,(宋)太宗宣臣僚赋诗,吕奏曰:‘臣无出身,不敢应诏”,。这说明当时
A.世家大族垄断朝政B.宰相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C.科举制的影响增强D.恩荫制度影响官员素质
2022-04-01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唐语林·企羡》记载,当时著名的世族河北范阳的卢氏,从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到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的90年间,竟然有116人登进士第,而唐朝每年取士不过30名。这一现象说明,唐代科举制
A.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B.促进了古代廉政建设
C.消除了贵族世袭特权D.受到士族政治的影响
2022-02-06更新 | 257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9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旧唐书》所记载的唐肃宗到唐末之间的人物,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出身于寒素者不及七分之一,如果以宰辅的家世作比较,两者的比例更加悬殊(80%:7%)。该记载说明,唐朝
A.士族垄断了人才选拔权B.世家大族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C.相权分化了中央决策权D.文官阶层具有强大的统摄力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代吏部考试内容的利与弊

材料   唐朝科举考生在“省试及第”后,还须参加尚书省吏部的考试,及格后才能授官。吏部考试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即“身、言、书、判”。

“身取其体貌丰伟”,即要体格健壮,仪表堂堂;“言取其言词辩证”,即要语言流利,善言雄辩;“书取其楷法遒美”,即要书法端正工整,苍劲秀丽;“判取其文理优长”,即判决司法文书要引经据典,辞藻优美,谙练法律。

宋末元初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写道:“选人之试判则务为骈四俪六,引援必故事,而组织皆浮词……与礼部所试诗赋杂文无以异,殊不切于从政。”明代文献《大学衍义补》有这样的记载:“若其于身必取其丰伟,于言必取其辩证,则晏婴之貌不扬,裴度之形短小;周昌之斯斯,邓艾之口吃,皆在所弃矣。”

——据许凌云《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分析说明唐代吏部考试内容的利弊,对其弊端如何补正,请举两例并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朝吏部选官标准,据《通典》记载主要有四条:“一曰身,取其体貌丰伟;二曰言,取其言词辨正;三曰书,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优长。”材料说明
A.科举制适应社会需要加强中央集权B.封建选官制度选拔人才巩固统治
C.政府重视教育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D.中央执行机构分工负责相互监督
2021-04-16更新 | 298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07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9 . 《宋史·选举志》记载宋初规定“食禄之家有登弟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对寒士参加考试,朝廷则大开绿灯:一方面予以经济补助,另一方面扩大取士名额。这些措施
A.彻底打击了门阀贵族势力B.不利于朝廷选拔优秀人才
C.扩大了北宋政权统治基础D.违背了考试的公平性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记载,科举制在唐初有进士(诗赋)明经(儒家经典)明算(数学)明法(法令)等科并行同考,而到后来,仅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此变化
A.反映了儒学统治地位确立
B.说明科举较注重行政能力
C.不利于实用性科技的发展
D.体现了科举制的日益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