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记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反映出秦朝(     
A.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B.皇权的至高无上
C.严密高效的行政管理D.文官政治的确立
2024-05-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54次组卷 | 117卷引用: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重难点突破)-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元史》记载:“诸内都官仕云南者,有罪依常律,土官有罪,罪而不废。诸左右两江所部土官,辄兴兵相仇杀者,坐以叛逆之罪。其有妄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由此可知(     
A.土司犯罪在民族聚居区处理上的差异B.土司与元朝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紧张
C.元朝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D.元朝对西域地区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2024-04-24更新 | 27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很早就设有史官,老子就是著名的史官,而司马迁则是汉武帝时代的专职史官“太史令”。史官的设立表明(     
A.史学的产生B.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开始
C.史学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D.人类历史的真正开端
2024-03-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备战高考历史日日练3.19——2022届浙江卷版
5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4-05-31更新 | 146次组卷 | 27卷引用: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6 . 《诗经•商颂》中记载:“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阿衡:王的监护官),而西周成王时也出现了“周公为师,召公为保,相王室,以尹天下”的现象(师、保均为周官,掌西周军政大权;尹:治理)。材料表明商周时期(     
A.形成了王与诸臣共治天下局面B.最高统治权未能实现高度集中
C.治国实践孕育着中央集权思想D.权力的分配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7 . 中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是记述神灵鬼怪的志怪小说,少数记人事的也多记上层人士的谈吐和轶事。唐代传奇则大量记载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从内容题材上看,大致可分为神怪、爱情、历史、侠义诸类。这说明唐代(     
A.传奇小说已成为文学主流B.世俗文学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D.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生嬗变
2022·河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史记》记载,年轻时的郭解是一个漠视法律、作奸犯科、扰乱社会秩序的不法分子。但成熟后,他“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逐渐受到人们仰慕。郭解迁徙时,人们送钱一千余万为其送行;郭解入关后,关中豪杰都争相与其交朋友;郭解逃亡中,临晋籍少公助其出关,并在官吏追问时为其仗义自杀。虽然郭解身上缺点、污点明显,但司马迁更看重他转变后表现出的轻利尚义、缓人之急、救人困厄等侠义精神,因而对其结局充满同情。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引用班固之言,歌颂自古以来这种井然有序等级秩序的合理性,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抨击“大夫世权,陪臣执命”和战国四君子“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的无耻行径,坚决反对郭解“驰骛于闾阎,权行州域”此等权利滔天的社会现象。

——摘编自车淼淼、尚小雨《论“两司马”的汉代三游侠书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司马”对郭解评价的不同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侠义精神对当代的启示。
2024-02-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B卷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92年秋季,考古学家在发掘河南驻马店杨庄遗址时发现该遗址前后两个时期之间存在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城的废弃、红陶缸祭祀的消失、丧葬习俗由土坑整穴墓葬变为瓮棺葬,陶器的变化等。考古学家根据历史、地理信息,结合“禹征三苗”的先秦文献,推断这一考古文化巨变是“禹征三苗”的大规模激战所致。由此可以分析出(     
A.出土文物的“废弃”和“消失”削弱了其研究价值
B.“二重证据法”须结合逻辑推断才能得出合理结论
C.考古发掘的文物史料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文献记载
D.考古发现遗物遗迹的变化会影响历史研究的结论
2024-05-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光武帝时,钟兴受诏“定《春秋》章句,去其复重”。汉明帝也曾御制章句,史书中有记载:“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桓)郁校定于宣明殿。”这些做法(     
A.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宣扬了国家政治主张
C.规范了儒学经典章句研究D.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