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面面相觑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    奏折制度最初产生于康熙朝,是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文书形式而出现的。康熙朝未实行回缴奏折制度。……奏折不通过内阁转呈,而由奏事处转呈,皇帝亲自拆阅和批答,皇帝的批示完全出自自己之手。雍正即位后对奏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回缴朱批奏折制度。将奏折的处理程序纳入军机处的轨道,全国有一千多人具有上折权,而将内阁置之高阁。

——摘自瞿嵘蓉等《中国古代秘密章奏发展与演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军机处最初设置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军机处的特点及实质。
(2)依据材料归纳奏折制度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奏折制度的作用。
2021-04-20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下列是一组有关建筑的材料。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修建了许多露天剧场,目前遗迹尚存的就有酒神剧场和埃庇道鲁斯剧场等。雅典露天剧场依山修建,一层层看台一般可以坐一万多名观众,多的可以坐四万多名观众,底层看台前面铺成的一大块平面是演员的表演地。表演场砖的后面有供演员化妆和贮藏道具等什物用的房屋,雅典人造的这种露天剧场充分利用了声学和光学原理。场地虽大,可是坐在剧场不同地方的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和听到演员的表演。伯利克里改革时期鼓励公民观看戏剧并发放“观剧津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国家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情趣。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请回答: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在中国该制度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议会大厦是英国的政治中心。……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也能充分地体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据说英国国会开会时,国王应坐在上议院的国王宝座上,但首相和议员需从下议院进入自己的席位,普通公民也可在旁听席观看议会进程。丘吉尔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考虑。”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内容。

材料四       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首脑怀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这是一项很严重的行为,需要多数众议院议员提出弹劾,三分之二参议院议员同意后才能加以定罪并予罢免。在美国历史上虽然只有三位总统面临过弹劾,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的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里斯”之剑。


请回答: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
2020-01-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博雅班)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3 . 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新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加强皇权……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然而,由于皇权高度集中,却使皇帝所管政务大大增加。明成祖即位后,参据此制,简选翰林院文臣入文渊阁参预机务,成为皇帝的参谋。此后,阁臣的设置成为常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刘文正(统勋)公丰范严正,如对神人……每值军机处,闭目坐,闻人言有误,乃张目侃侃直陈。内侍传赐食物,谢恩只领,从不与内侍交一言。其端严慎密如此。

——摘编自葛虚存《清代名人佚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丞相”设置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归纳明朝设内阁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设置军机处的最初目的,并归纳其运行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新变化的本质。

4 . 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   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材料二   

材料三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记事本末》

材料四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有什么目的?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4)军机处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5)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演变的趋势。

2018-11-0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黟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国古代的政制设计以加强君主专制为中心,然而往往事与愿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嘉庆皇帝)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首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满。自去年正月以后,军机处颇觉整饬严肃,闲杂人等亦觉稀少。近日又觉废弛,军机处阶台上下,窗外廊边,拥挤多人,借回事画稿为名,探听消息。折稿未达于宫廷,析闻早传于街市,广为谈说,信口批评,实非政体。

——《枢垣记略》卷一四

材料二 作为清朝中央决策特色机构,军机处的出现绝非针对内阁,而是试图将已经形成的皇帝“乾纲独断”局面制度化和规范化,然而,决策制度化在方便皇帝独裁的同时,在另一方面又因其改变了顺康以来侍统统治方式和权力结构,逐渐给皇权带来了一些新的异己因素,这是其创始者始料不及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清朝专制皇权的形成与加强,绝非军机处或内阁一两个官僚机构所能促成,它是历史传统、思想文化和制度改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皇帝的个人素质(主要是其统治思想),尤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朝政治的演变方向。

——高翔《略论清朝中央权力分配体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军机处发展到清中期以后出现的问题,指出它所反映的实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封建专制强化的多种因素,分析军机处与皇权变化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制设计的认识。

6 . 在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长期博弈中,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以加官方式选拔官员和文学之士,让他们在内省侍从左右,他们因随时得到天子垂询而得以参与大政。同时宫中传发书奏的尚书,也开始扩展职责,涉身机要事务。武帝在临终前,任用外戚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为内朝之主,于是将军辅政而领尚书事,开始成为惯例。西汉后期,丞相制开始向三公制变迁,到东汉初年,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成了宰相,丞相的独尊已被三人分权所取代。

——摘编自张传玺、王邦维《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街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街,担任宰相。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草敕令;部分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帝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即所谓的“廷寄”。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中尚书省的职能并概述三省制度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论及某中央机构的特点,有学者把它归纳为简、速、密。简,就是机构简单,有官无吏;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密,即保密性强。这一机构是
A.唐代尚书省
B.宋代枢密院
C.明代内阁
D.清代军机处
2019-08-05更新 | 292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材料一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记事本末》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有什么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3)军机处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演变的趋势。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宋真宗起,相权逐步得到强化,皇权反而受到种种限制。那时,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具体数字。

材料二废除宰相制度15年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材料三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时期相权和皇权的关系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宰相制度是在何时被废除的?明成祖时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2017-06-0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上(明成祖朱棣)念机务(机要事务)殷重,欲广聪明,措(治理)天下于理也,乃 开内阁于东南门,简诸臣为耳目。复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膝前(到皇帝面前)密勿谟画(认真 谋划),率漏下数十刻(工作到很晚)。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共同商讨处理)。

——(明)涂山辑《明政统宗》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大和门外,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清)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成祖设置内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内阁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有哪些职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