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2020-12-05更新 | 154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由于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入侵罗马及当地人口增多,在有限土地上新建的房屋毗邻,与之有关的支撑地役权,如禁止妨碍光线地役权等各种建筑物地役权法规随之形成。这反映了罗马法
A.重视维护公共权益B.蕴含人人平等观念
C.调和帝国社会矛盾D.呈现与时俱进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据此推知,万民法(     )
A.实现了罗马境内居民间的平等B.根源于罗马帝国统治基础扩大
C.标志着罗马司法体系最终完备D.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2020-10-30更新 | 346次组卷 | 27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关于“对人私犯”的制裁,《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严重伤害的保留同态复仇惩罚,对较轻伤害的处以支付固定罚金。但到查士丁尼执政时期,取消了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罗马(     )
A.法律体系的形成B.社会文明的进步C.人文主义的出现D.阶级矛盾的缓和
2020-10-15更新 | 167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登特列夫认为:“如果没有自然法,意大利半岛上一个农民小共同体的渺小法律,绝不可能演变成为后来国际文明的普遍法律。”他的意思是罗马法
A.演变为成文法是历史的进步
B.成为世界各国法律的蓝本
C.维护了奴隶主阶级根本利益
D.体现基本正义和理性原则
2020-09-09更新 | 434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法学家在古罗马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威望,但是,他们通常在一定程度上与政治官僚保持距离;即使在帝国时期,也有法学家依然延续共和时期的传统而选择“不事政治”,拒绝担任执政官。这种现象
A.有利于实践公平正义的法律理念B.表明法学家们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C.反映了古罗马政治混乱社会动荡D.说明法学家控制古罗马的司法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
A.强调保护私有财产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C.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
2020-08-28更新 | 177次组卷 | 6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罗马法学家弗罗丁斯认为,奴隶制是违反自然法的,因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根据万民法,一个人可以成为另一人的财产。这说明罗马法
A.遭到了罗马法学家的普遍质疑B.严重违背了自然法的基本理念
C.推动了奴隶制度逐渐走向繁荣D.将自由民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9 .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
(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
2020-05-22更新 | 181次组卷 | 4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一条规定,“除威士塔修女外,妇女受终身的监护”;在《罗马民法大全》里规定,“禁止剥夺妇女的自由。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禁止其自由受到限制”。这一变化表明
A.罗马法律体现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
B.罗马法超越了种族与性别的界限
C.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
D.罗马女性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提高
2020-04-13更新 | 368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