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在早期人类社会,各地劳动人民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文化在传播与交流中不断发展。某学校准备举办主题为“世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展览活动。
(1)根据展品信息,将下列展品匹配相应的展馆。(填写字母)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阿兹特克太阳历

E有“0”数字符号的手稿(3世纪)

F东汉织锦新疆博物馆藏

G记载金字塔建造的莎草纸

H玉米彩陶(7世纪)危地马拉出土

(2)造纸术的出现与传播,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根据以下材料的提示,画出“中国造纸术的传播演变示意图”。

材料   从考古可知,在西汉已有植物纤维(麻类)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中国造纸术在2世纪便已传到越南,7世纪,通过朝鲜传入日本。丝绸之路是造纸术西传的桥梁,3世纪纸已传到西域地区,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中亚地区,后通过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

人类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属于“桥梁”木身的各文明之间也是互动的,从而产生了独特而灿烂的各种文化。

——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3)概括上述《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材料中阐述的文化交流特征
2022-06-20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公元前五世纪,罗马颁布的《十二铜表法》主要面对家庭问题,特别关注家庭生活、邻里关系、私人财产和死亡;……对抛弃或杀死畸形的婴儿、财富继承和葬礼上的得体举止做了规定,这反映了
A.国家限制贵族对司法的滥用B.经济发展提高私有财产意识
C.罗马社会内部阶级矛盾尖锐D.罗马人用法律规范社会生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中外“法治”思想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材料三   法的职能是维护经济秩序和公民权利。


问题
(1)材料一与材料三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
2021-08-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六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
2021-01-01更新 | 142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做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2020-08-27更新 | 76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高三五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与时俱进,服务现实B.罗马法注重维护个人权利
C.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D.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2020-07-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县2015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在2至3世纪之交,罗马先后出现五大著名法学家……罗马皇帝曾颁布引证法,规定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的具体原则是
A.保护弱者原则B.权利平等原则
C.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D.注重证据原则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成熟的罗马法系

材料一 虽然法律已经颁布,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法律具体规定,完全由祭司集团确定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可开会或可开庭。因此罗马史学家李维说:“市民法深藏于祭司团的神龛之中。”

材料二 前254年,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大祭司科伦卡尼乌斯公开传授法律知识,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法律从秘密走向公开,广受欢迎。

材料三 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

材料四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

——以上材料摘自周楠《罗马法原论》


问题:
(1)材料一所说的“市民法”是哪一部法律?结合材料一、二、该法律颁布以后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2)材料二、三之间有什么关系?发生了什么转变?
(3)从四则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人对法律有怎样的态度?
2020-05-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下列古罗马(前753年—476年)政体演变图中①②最合适的内容是
   
A.贵族寡头政治、元首政治B.君主制、贵族寡头政治
C.贵族寡头政治、民主政治D.君主制、元首政治
2020-05-05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十二铜表法

第六表 所有权和占有(节选):

三、使用土地的取得时效为二年,其他物品为一年。

五、外国人永远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所有权。

六、于诉讼进行中,在长官前对物的所有权有争议时,应裁定该物归事实上的占有者,或认为合适的人暂行占有。

七、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九、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

十、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改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

十一、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


问题:
(1)以上材料集中反映了法律对人们哪方面权利的保护?
(2)上述第五条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你如何认识以上条文所反映的罗马的法律?
2020-05-04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