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 道试题
1 . 在古代罗马,法学家们以学术权威的身份参与问题的讨论,结合皇帝的旨意,对可行的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准确的方案。他们的解决方案和解释通常被视为司法依据,审判员也不得拒绝遵从。这一现象
A.表明罗马法构成具有多元性B.提高了罗马司法审判的效率
C.说明案件审判受法学家影响D.确保了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说:“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法律效力呢?因为皇帝的地位是人民给他的。官吏为什么有权力呢?因为官吏是人民选举出来的。”这反映了古代罗马
A.蕴含着近代的法治观念B.继承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C.是君主立宪政体的源头D.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
2021-06-18更新 | 307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人教版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学者认为,古代罗马外事裁判官的审判思维是以罗马市民法作为参照系,进行不断减损,尽量让其更抽象因而更具普遍性。顺着这一脉络,他们将人性中的普遍理性作为法律适用依据,逐渐形成了适用于罗马人与外邦人、外邦人与外邦人的万民法。该学者意在强调
A.自然法理念推动了万民法的形成B.罗马法律体系的日臻完善
C.市民法与万民法实际上没有区别D.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宣称:“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这样的规定
A.导致拜占庭四分五裂B.适应了国家复杂局面需要
C.激化了各民族的矛盾D.影响深远一直沿用至今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这些变化反映出
A.公民法已不复存在B.罗马法与时俱进
C.罗马法律体系形成D.共和国得以巩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罗马实行以财产为划分身份地位和权利义务标准的等级制度。罗马每5年举行一次人口调查,核准各家各户的财产级别,人们的等级身份被不断地告之、强调。这一做法
A.适应了民主政治的需要B.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C.强化了传统贵族的特权D.推动了罗马帝国的扩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公元 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下诏书∶全帝国的自由男子皆成为罗马公民,全帝国的自由妇女之权皆等同罗马妇女权。这说明
A.公民权的延展折射出帝国的衰落B.帝国的公民权必须靠自己努力争取
C.帝国的扩张推动了公民权的扩展D.帝国妇女取得与男子平等的公民权
9 . 恩格斯指出,“后世的立法,没有一个像古罗马的立法那样残酷无情地、无可挽救地把债务者投在高利贷债权者的脚下,——这种立法是作为习惯法而自发地产生的,只有经济上的强制”。这一论断基于罗马法
A.保护贵族私有制B.从习惯法过渡到成文法
C.维护平民的利益D.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021-03-15更新 | 28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方学者认为,罗马人的政治智慧胜过希腊人,罗马不但能进行征服,而且还能与被征服者分享征服的成果。这说明罗马
A.延续希腊统治策略B.共和政体不断完善
C.扩展公民权至全境D.宗教信仰趋于平等
2021-01-24更新 | 860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