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平民与贵族在法律上平等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2018-06-09更新 | 12588次组卷 | 15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A.贵族垄断立法权B.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C.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D.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2018-06-01更新 | 3955次组卷 | 5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罗马法规定:“故意杀害他人”处以死刑,而“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被长期沿用。由此说明罗马法
A.缺乏严格统一的判罚标准
B.注重区别对待不同犯罪类型
C.掺杂诸多原始落后的习俗
D.其法律条文一直被近代沿用
2018-05-20更新 | 775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罗马和罗马法》中指出:“被继承人死亡时,从家长权或夫权下解放出来的子女和妻子等,他们可以直接继承死者的遗产。”对这一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A.罗马法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B.罗马法保护公民对私有财产的所有权
C.罗马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D.罗马法涉及家庭关系和财产继承等内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前5世纪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人施行其他侵辱行为的,处25阿斯的罚金”;公元前3世纪,最早有关侵辱行为的告示是“关于聚众侮辱的告示”,之后又陆续发布了“关于滋扰贞洁的告示”、“关于使人名誉丧失的告示”等告示。罗马法的这一发展表明
A.罗马法成为世界上最完善的法律
B.罗马是世界上最早保护基本人权的国家
C.罗马法确保了罗马人尊严不受侵犯
D.罗马逐步实现了对自由人人格的尊严与保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罗马法规定,家父是家庭财产的唯一所有人,他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家庭财产,家子取得的财产不论来源,原则上均归家父所有。然而对于家子之债,家父却不一定有责代偿。这反映出古罗马法
A.注重人伦关系的渗透
B.突出男性成员的法律地位
C.保留了野蛮的习惯法
D.用血缘亲情维护共和体制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春秋决狱”,是指在遇到义关伦常而现行法律无明文规定或虽有明文规定但却有碍伦常时,用儒家经典《春秋》所载有关事例及其体现的道德原则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在当时,经过皇帝的认可,《春秋决狱》成为司法实践的依据,起了“判例法”的作用,故该书获得了立法意义,而体现在该书中的儒家道德原则变成了法律原则。“春秋决狱”在汉代成为风气。事实上,汉代儒家士大夫不但据《春秋》之经义断狱,而且还扩大范围,根据其他的儒家经典断狱,称之为“引经决狱”。引经决狱之风的盛行,又开启了引经注律的风气。当儒生的法律解释著作得到皇帝的批准而具有法律效力的时候,法律也就儒家化了。

——摘编自曾宪义《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随着居住在罗马的外来自由民数量的增多,罗马市民法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为了解决异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内部以及他们同罗马居民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公元前242年,罗马国家设置外事最高裁判官,专职处理此类案件,逐渐形成一套“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以及非罗马公民之间的纠纷。其主要来源是: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固有的“私法”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人通用的商业习惯与法规等。其内容绝大部分属于财产关系。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的活动日益加强,其著述和一系列的司法实践活动,使罗马法律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不断发展。

——摘编自何勤华《外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法律演变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和罗马法律发展的异同。

2018-01-29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7世纪,荷兰法院普遍使用查士丁尼法以补充当地法律的不足。1836年,荷兰制定自己的民法典,从而有了罗马荷兰法的典型形式。借鉴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在近代欧洲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材料表明
A.欧洲近代沿用了罗马法法权理论
B.荷兰是发展罗马法最典型国家
C.罗马法精神在近代被赋予了新意
D.罗马法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10 .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
B.彻底废除了习惯法的陋习
C.严格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体现了自然法的立法理念
2018-01-20更新 | 327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