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克里斯提尼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斯提尼成为大众领袖,……把所有居民划为10个部落,以代替原有的4个部落,目的是要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以便让更多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来……实行三一区制,使每个部落都包括山地、平原、海岸三个部分,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之间不再对立,实现了部落不分彼此村社村民相视如一家。
材料二   忽必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健全统治机构。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行政、枢密院掌管军政、御史台掌管监督。中书省作为宰相机构……还设宣政院,专管吐蕃地区和全国的佛教事物。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且改前代以山川行便为主的做法,明确“犬牙交错”为主导,史称行省制,或省院制。
(1)依据材料并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指出克里斯提尼和中国元朝行政区划法和效果上的相同点,这种做法的主观目的上有何不同?希腊能够实行三一制、直接民主制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即全球战略)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一、战后到60年代末的进攻性战略。   这一阶段,美国依仗它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采取一切手段,实现美国的霸权地位。如美苏冷战、 对于不听从美国指挥的国家不惜采取直接武装干涉、对中国从扶蒋反共到全面对抗新中国。
二、七十年代的收缩和防守战略。这一阶段,美国的全球战略可以概括为“维持均势,确保霸权”。一方面,美苏争霸出现了美守苏攻的局面。另一方面,美国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盟主,第三世界国家团结斗争,也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主动改善美中关系就是这一时期)
三、八十年代的“以实力求和平”战略。 以实力为后盾,力争恢复美国的军事优势,立足于同苏联的全面对抗,同时不放弃“联系”与对话。如政治上对中国推行所谓的“一个中国两个政府”的政策、军事上制定了“星球大战计划”。
四、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实行“世界新秩序”和“三个支柱”战略。   即充分利用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全面发挥美国的领导作用,谋求对全球事务的影响力,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一级世界。
注1:“世界新秩序”: 1990年9月,在海湾危机爆发不久,布什即正式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战略构想。核心即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
注:2:三个支柱: 第一必须促进美国的经济安全,第二必须保持强大的防务力量,第三鼓励正在发生的全球民主化革命,并强调对国外民主和人权的支持能够而且应该是改善美国安全的一项中心战略原则。
(2)依据材料,并结合有关知识,解读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演变过程。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英国和苏联的工业化道路
英国:1714年至1820年间,英国有超过600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因此,圈地可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苏联:为了摆脱危机和保障工业化计划的实现,1929年秋天,斯大林选择了加速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这是“一种类似贡款的东西”。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
——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3)结合材料说明英国和苏联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有何异同。
2016-11-27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陶片放逐法……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但放逐投票会议的召开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人被放逐,因为雅典法律规定放逐投票须达到6000人的法定人数。……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摘编自张锐智《论雅典“贝壳放逐法”及启示》

材料二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十三部刺史。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其具体内容是:“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刺史(俸禄六百石)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

——摘编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陶片放逐法与西汉刺史制度在社会监督方面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代刺史制度的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试分析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所蕴含的治国思想。
3 . 观念·观念社会化·社会行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秦国在政治上出现了“革命”性变化。该变化的影响在东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足可以与古希腊城邦政治的出现相比拟。中国与古希腊一样,贵族社会危机终于导致贵族制度的“民主化”。农民上升为“武士”,摆脱贵族大家族控制,取得了爵位,亦即将贵族的旧等级移置于中央集权国家的新环境之中。
材料二        民主一词古已有之。在先秦文献中的含义是“民之主”,即最高统治者。Democracy一词传入中国后,被译为“民主”。民主在近代具有多种含义。据统计,1864年至1914年间,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如下:

材料三        近代西方历史中,政治的合理性往往与人民一词相联系。主持审判查理一世的大法官以英王违反与人民的契约为名,判处国王死刑。北美大陆会议代表们认为“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的行为表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暴政之下”,遂决定与英国决裂。法国大革命期间,“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人民的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因此需要制定《人权宣言》。
(1)依据材料一,指出“革命”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与古希腊变化的相似之处。
(2)依据材料二,以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发展变化为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人民”一词在上述各国代表的主要群体;并概述“政治的合理性往往与人民一词相联系”的原因。
2016-12-1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安徽合肥八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经过三次改革,铲除了旧氏族专横统治,逐渐健全民主政治。

材料二   《权利法案》重申了正统的政府必须依法而治这一古老的思想,还规定议会是英国政府中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议会制定的法律是国内最高法。与其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都是在继承古罗马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况不同,英国法律制度是从自身内部产生出来的,并一直沿着自己的道路独立地向前发展。英国没有统一的宪法典,三百多年来,一直以自己“无宪法”但有发达的宪政的迷人风彩彪炳于世。一些基本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援用了几百年,一直未宣布废弃它们,英国“新的政治设施总是兴建于旧设施的基础之上。”

——整理自夏新华《借鉴与移植外来宪法文化与中国宪制发展》

材料三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以往文明的创造性的转化。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1)根据材料一中所说的改革,列出三个与铲除旧氏族贵族专横统治有关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宪法文化的特征,并说明《权利法案》确立的宪政原则。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以往文明的创造性的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该体制在美国国家治理方面的作用。
2022-06-0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校际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希腊人注重实践,创造了辉煌面多样的政治制度:罗马人崇尚秩序,发展出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这些成果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改革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在民主政治中,贫困不能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二、对政府工作人员实行工资津贴的制度;三、政府的工作人员从人民当中抽签产生,任期一年,一年以后再抽签;四、元老院和公民大会作为决定城邦政治事务的机构,公民大会凡是18岁以上的男子都可以参加由各部落推举产生。公民大会推选产生500人(议事会)和所有公职人员,大家一起讨论城邦事务,并以表决的方式做出决定。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有哪些民主机构?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


       图1
创立于克里斯提尼时期,若某人在公民投票中得票超过6000,将被判处流放国外10年。
     图2
水时计:法庭审理案件时,用于约定原告和被告的发言时见解,控制双方用时等同。

(2)图1中克里斯提尼创立的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对雅典民主政治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   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8表: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随着奴隶制经济以帝国一统天下的规模达到空前的繁荣,罗马法取得了自己独特的发展,于民法、商法、私法等方面建立了较完密的体系,使其他古代民族难以望其项.正是由于罗马法遵循平等理性的自然法则,因而最为日后的资产阶级所利用,使他们轻而易举、立年见影地把罗马法用之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总而言之,罗马法也像其他古典传统的优秀遗产一样,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良师益友。


——摘编自朱龙华《罗马文化与古典传统》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十二铜表法》,并简述罗马法的影响。
2020-12-2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17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 .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包容文明的过程,民主法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和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陶片放逐法是公民在陶片上写下拟予放逐者的名字,凡得票逾6000者,须放逐境外10年,始得归还。这种制度解决了雅典的不少纷争,对于防止野心家篡政,避免再度出现僭主政治,具有一定作用。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

材料二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陶片放逐法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政治制度。
2020-01-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雅典以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著称。……公元前508年,在平民与贵族斗争中,首席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梭伦改革基础上又一次改革。(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

材料三: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

——刘宗续《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袭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里斯提尼时期有哪些民主政治机构?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建设的认识。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8 .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包容文明的过程,民主法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和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陶片放逐法是公民在陶片上写下拟予放逐者的名字,凡得票逾6000者,须放逐境外10年始得归还。这种制度解决了雅典的不少纷争,对于防止野心家篡政,避免再度出现僭主政治,具有一定作用。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

材料二:


材料三: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依据这个总原则……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乌兰夫《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陶片放逐法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区域自治的“总原则”并分析实施的目的。
2019-12-17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作业10模块综合测评(二)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执政官克利斯提尼时期,雅典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个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六千,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十年。

材料二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会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

材料三: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
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
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渎神和蛊惑青年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并指出它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哪些?列举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3)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缺陷。
2019-06-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隆华县存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存瑞部)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历史上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又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征和四年(前89年)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掌察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暴君、独裁者)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三   公元前442年,罗马共和国开始设立监察官制度,该职位最初由世袭贵族担任,后来逐渐向平民开放。公元前339年,《关于建立平民监察官的普布利利亚和菲罗尼法》对监察官做了明确的规定。监察官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选举每五年举行一次,任期十八个月,在权力方面次于执政官,具有崇高的威严,官员在卸任时要向监察官作履职报告。监察官的权力和职责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负责人口普查,即公民人口和财产登记:二是监督或指导公民道德;三是管理国有财产和公共工程;四是修改并确定元老的名单,根据法律,监察官有权把不合格的元老逐出元老院。

——摘编自贺五一《略论古罗马共和国的监察官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列举汉朝中央监察的主要措施。并指出其与秦朝监察制度的关系。
(2)材料二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罗马监察制度的认识。
2019-01-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