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塞罗与自然法精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

材料一   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称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

——盖尤斯《法学阶梯》

材料二   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

材料三   法律乃是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它允许做应该做的事情,禁止相反的行为。当这种理性确立于人的心智并得到实现,便是法律。

——西塞罗


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一切人”指的是哪些人?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出古代罗马人怎样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古罗马人法治精神所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说:“每个共同体为自己制定的法是它自己的法,称为市民法,即市民自己的法;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称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据此可知,在盖尤斯看来,万民法的创立
A.是自然法观念的实践
B.导致罗马法律内部冲突
C.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
D.动摇了公民法法学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罗马法学家盖尤斯指出:“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成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此处,盖尤斯想表达的是
A.万民法、自然法都不是法律条文
B.万民法是罗马法高度成熟的标志
C.自然法具体条文体现在万民法中
D.自然法精神指导了万民法的制定
2017-09-19更新 | 170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

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西塞罗

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荀子

材料二 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和西塞罗关于法律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比较罗马法系和《唐律疏议》代表的中华法系的区别。
(3)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立法、司法更多地借鉴了罗马法而不是中华法系,根据所学,说明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