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蒙森的《罗马史》中说道:“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这表明罗马法
A.削弱了罗马君主的司法掌控权B.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的关系
C.奠定了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D.缓和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给予自由和奴隶以公民权
2020-12-09更新 | 123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2届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罗马法律的自然作用是用来造就一个伟大的民族,而非用来统治这个伟大的民族。它可让罗马人民效忠于共和国,却不能让被征服的所有民族都效忠共和国;它可让罗马的战士骁勇善战、无畏不惧,却不能在不断凯旋之后,限制将领权力;它能让城市不断扩张,却无法将分散的居民凝聚成统一的整体。正如孟德斯鸠所说,罗马失去自己的自由,是因为它把自己的事业完成的太早了。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法僵化导致罗马帝国衰落
B.罗马法没能有效应对领土扩张所带来的问题
C.罗马法随着罗马的扩张被抛弃
D.罗马法能维护统治却无法造就一个伟大民族
4 . 注重法治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材料二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审,则上尊而不侵……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三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法学家椰林格《罗马法精神》

材料四   人们为保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幸福而订立社会契约;为维护契约的权威就要制定强制性法律;法律既是维持人权的需要,……因而立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国家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没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这一切就是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法治观念的主要涵义。用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贵族为标志的封建特权,是资产阶级法学兴起时期的核心要求。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五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六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力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利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指出材料二中韩非子认为法的职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法的地位及其对后世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法治观念的主要内涵。说明资产阶级法学兴起时的核心要求。
(5)概述材料五的思想核心。分析材料五中思想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
(6)根据材料六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实现“民治”的。
2020-02-0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等。

——《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材料三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来源于罗马法。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指出罗马法存在的缺陷。

(2)为什么罗马法存在如此明显的缺陷,而后人却称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罗马法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学家几乎都是身居要职的宫廷大臣,他们承认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的观点,但却对这些观点进行曲解,认为人民已经通过契约授权皇帝,并使得皇帝的意志具有了法律的效率。其旨在
A.保持法律的连续性B.维护帝制的合法性
C.树立法律至上准则D.掌控法律的解释权
7 . 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比较这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A.对犯罪的界定
B.立法的出发点
C.立法的完整性
D.打击犯罪的效果
2018-01-10更新 | 18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届吉林省松原市油田高中高三10月调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面为某学者在其论著中的《弑母者遗嘱》一章里提及的罗马法的案例。这反映出古罗马司法审判
A.注重维护公平和正义B.切实保障平民的利益
C.维护法律的超阶级性D.体现继承权的随意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说明罗马法
A.随意性较强的法律
B.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C.维护法官的权威
D.对后世影响深远
10 . 古罗马法侵权行为的责任方式经历了习惯法中的刑罚制裁(如“同态复仇”)到《十二铜表法》定额罚金、《阿奎利亚法》最高市价赔偿,最后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估价损失赔偿的复杂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
A.侵权行为认识的理性化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罗马法的体系走向完善D.贵族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