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在2至3世纪之交,罗马先后出现五大著名法学家……罗马皇帝曾颁布引证法,规定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的具体原则是
A.保护弱者原则B.权利平等原则
C.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D.注重证据原则
2 . 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故意欺诈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说明古罗马法
A.注重法律裁判的程序原则
B.将是否诚信作为判断案情的唯一依据
C.注重诚信而不讲究法律原则
D.把诚信作为古罗马法的原则之一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中外“法治”思想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材料三   法的职能是维护经济秩序和公民权利。


问题
(1)材料一与材料三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
2021-08-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六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成熟的罗马法系

材料一 虽然法律已经颁布,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法律具体规定,完全由祭司集团确定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可开会或可开庭。因此罗马史学家李维说:“市民法深藏于祭司团的神龛之中。”

材料二 前254年,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大祭司科伦卡尼乌斯公开传授法律知识,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法律从秘密走向公开,广受欢迎。

材料三 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

材料四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

——以上材料摘自周楠《罗马法原论》


问题:
(1)材料一所说的“市民法”是哪一部法律?结合材料一、二、该法律颁布以后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2)材料二、三之间有什么关系?发生了什么转变?
(3)从四则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人对法律有怎样的态度?
2020-05-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罗马法从最初极端简朴的罗马城的法,发展成为后来体系完备、内容丰富、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的法,历经了千余年。推动罗马法不断完善的因素是
①共和时期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
②长期对外征服造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
③商业经济和贸易发展引起利益冲突
④罗马统治阶级重视法律的整理和研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2007·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一文明包括
A.楔形文字、《查士丁尼民法大全》B.拉丁字母、《汉谟拉比法典》
C.拉丁字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D.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2010-08-14更新 | 9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卷B组(上海卷)
7 . 为现代欧洲大陆法系奠定了基础的是
A.雅典的民主制B.罗马法C.英法的启蒙思想D.意大利的人文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下列有关罗马法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罗马法成为近现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础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体系的起源
C.罗马法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罗马法体现了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据史料记载,罗马一高利贷者对一个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集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促进罗马法律的进步与完善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A.统治者让步
B.平民的斗争
C.商人的推进
D.奴隶的反抗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


问题1、①材料中的“武力”、“宗教”、“法律”分别指什么?
②请指出罗马帝国极盛时期的时间和疆域范围
③罗马帝国分裂的时间?西罗马帝国被什么人所灭?
问题2、为什么说“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2019-11-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