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0 至 11 世纪的西欧商品经济逐渐恢复,财产关系日益复杂。由于当时西欧各国法律不能适应这一需要,在西欧中断了几个世纪的罗马法成为社会所需的现成法律。正如恩格斯指出:“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罗马法能够能够在这一时期走向复兴的原因是因为罗马法
A.能够满足中世纪西欧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的需要
B.维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
C.是资本主义社会调整商品生产关系最完备的法律
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法治思想和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产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由此可见罗马法
A.是罗马长期阶级斗争的产物B.注意不断借鉴外邦人的法规
C.以自然法为最高指导原则D.有很强的包容性和适用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古罗马法学家的观念中,法与道德之间具有某种同质性,甚至正是因为罗马法学家遵从了法,尊重道德,他们才获得了崇高的法律权威。这表明
A.罗马法中的私法发达B.道德意识已经融入罗马法
C.法学家左右着罗马法D.罗马法重形式且程序繁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世界文明史》记载“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它在涉讼之时可不受刑罚或粗暴对待,罗马法最值得赞美的是它保护个人对抗国家。”材料表明,罗马法的价值主要在于
A.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B.保护罗马公民享有特权
C.鼓励公民个人对抗国家
D.防范公权侵害私权
2019-04-15更新 | 800次组卷 | 33卷引用:吉林省东辽市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在罗马出现的法学家群体第一次将法学与政治学、伦理学、哲学相分离,对法的概念、起源、分类、结构等进行了系统阐述。这说明
A.罗马帝国扩张急需完善罗马法
B.古罗马重视法学的专业化发展
C.罗马法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性
D.罗马法兴衰取决于法学家贡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罗马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在公民权问题上,罗马人最终“超越了希腊人创造的城邦狭隘性的政治框架和希腊人意识的局限性”,共和时代,随着罗马统治区域的扩大和无权者的斗争,城邦内的平民、部分奴隶和被征服者拉丁人,以及帝国时代罗马的同盟者逐渐获得公民权。罗马人的这些做法
A.扩大了罗马政权的统治基础B.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C.促进了罗马社会经济的繁荣D.体现了自由正义的法律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古罗马,元首的敕令成为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渊源,行省必须予以适用。若当事人对行省法庭审判不服,可以上诉到元首法庭,作为最高的审判级别,元首在顾问会议的协助下进行最终审判。据此可知罗马
A.行省具有相当大的司法自主权B.中央集权统治在法律上得到体现
C.自由民法律权利得到充分保障D.行省法律逐渐纳入帝国法律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公元2世纪后,罗马法在普遍的司法实践中,虽然并不认可公民对奴隶的负债,但公民一旦选择清偿此债务就不应再要求返还。由此可知当时(       
A.法律实践渗透自然理性B.奴隶权利取得法律保障
C.债权关系成为立法焦点D.契约原则得到广泛认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就私人下水道,古罗马裁判官规定:授权人们为了清扫下水道而进入邻人的房子并拆开地……工人要把因修理下水道的需要而拆除的物恢复原状,为此,他要订立潜在损害的要式口约,承诺对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但如果碰到蛮不讲理的邻人,这个令状即“禁止邻人使用暴力,不让下水道得到清扫和修理”。据此可知该罗马法令
A.保护私有之财产B.注重司法程序
C.偏重书面契约精神D.重视规范民事行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法学阶梯》第2编:口头之债也是如此,只需基于缔约双方的合意即可产生债。但是,在开玩笑时或是在讲解时,我问你:“允诺否?”你回答:“允诺。”在这种情况下不产生债务关系。材料表明,罗马法
A.突破了形式主义传统B.违背了契约自由原则
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维护了贵族阶级特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