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公民权”的扩展

时间公民权扩展
公元前509—公元前367罗马平民获得一定权力
公元前367罗马平民获得公民最基本权力(土地等)
公元前367—公元前287罗马平民获得充分的公民权(担任执政官等)
公元前338拉丁人开始逐步获得罗马公民权
公元前3世纪末西西里、西班牙部分获得罗马公民权
公元1世纪中叶罗马海外行省的自由民获得多数公民权
公元212年罗马境内所有自由民拥有完整罗马公民权

——根据张国辉《试论罗马公民权》整理

材料二   人文主义者对古典文化情有独钟,正是因为古典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文明,……古罗马法曾经是西欧古典时期“人道的法”,但是中世纪一统天下的基督教神学却遮蔽了罗马法的人性光芒。在“以人为世界中心”的思想引导下,法学家开始对中世纪末以来人类精神的自由化以及社会活动的世俗化作出回应。

——朱晓喆《从中世纪罗马法到近代民法的思想转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享有“罗马公民权”的社会群体的变化。请用一句话概括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积极作用。
(2)有学者认为罗马法的征服是最持久的征服,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人文主义者”研究罗马法的原因。
2021-04-16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并回答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美两国的政体分别是什么?确立该政体的法律文献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政体示意图体现了什么原则?此理论来源于哪位启蒙思想家?
(4)材料三、四,是X学生在对法、德两国宪法进行探究学习后绘制的图表。指出法、德两国宪法的具体名称。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法、德四国形成不同政体的原因及启示。
2021-11-11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古罗马)西塞罗

材料二   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利乃是由自然法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

——洛克

材料三   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材料一认为立法的指导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欧美各国的立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归纳材料二、材料三的核心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的影响。
2021-02-23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礼”在中国固有法系的观点上,除去其为道德的规律及当代社会意识的结晶以外,就是最早的政事法和民事法。就“民事法”部分,礼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就内容而言,礼不仅有“定分止争”的作用,而且还肩负“导人向善”的使命。梁启超言:“‘礼云礼云,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以为礼的作用可以养成人类自动自治的良习惯,实属改良社会的根本办法,他主张礼治的主要精神在此。”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对中国的法律作了这样的评价:“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

——摘编自马小红《中国古代社会的“民法”智慧》

材料二   罗马帝国时代的法学家认为“公法关乎罗马国家秩序,私法则涉及个人利益”。《罗马史》指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从一开始,罗马法就打着鲜明的契约烙印,正是这种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某种隐性契约关系,而非国王对臣民的命令,才是公法私法区分的逻辑起点。公法所调整的行动,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而私法调整的行动,则依照当事人自身的意愿进行,它顺着自由的自生自发秩序在合作中扩展,这或许正是辉煌的罗马之秘诀所在。

——摘编自萧瀚《罗马法一权力边界观念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事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民事法相比,古代罗马“私法”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材料二 罗马法上下千余年,期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很大,法律也由产生、发展而逐步趋于完善,它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政前期、帝政后期四个阶段。罗马法主要分为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法、诉讼法等方面。人法包括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名誉、婚姻、夫妻财产、儿童监护等;物权法包括动产、不动产等;继承法包括遗嘱继承、法定继承、赠予等;诉讼法包括法定诉讼、程式诉讼、诉讼程序、诉讼非常程序等。

——摘编自周楠《罗马法原论》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立法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1982年制定了新宪法,五届、六届和七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进行了修改,包括一系列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加强立法工作,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法律。八届、九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104部法律,对57部法律进行了修改。

——据顾昂然《回顾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特点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立法精神,并对罗马法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80、90年代修改宪法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82年、1999年修改宪法分别有何意义?
(4)简要说明依法治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2021-12-2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民主政治起源于古代希腊,对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材料二   公元前 5世纪的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的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此时如债权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捕,系以皮带或脚链,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材料三   以《罗马法》为蓝本的《拿破仑法典》不愧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1)材料一中的“全体人民”是指全体雅典人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的什么原则?
(3)根据材料三,说说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2021-10-20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最早的时期,中西法律都是以氏族或扩大了的氏族(部族、部落联盟等)为本位,但在古代世界的转换过程中,却走了两条日益分离的道路。中国法律日益集团化,走上了一条为氏族/部族→宗族/家族→国家/社会的集团本位道路。西方法律则走上了氏族→个人→上帝/神→个人的个人本位道路。西方法律文化源于具有自由开放精神的希腊法和具有个人主义特色的罗马法,形成了保护个人权利自由的历史传统,最终确立了个人本位的传统。

——摘编自《浅谈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材料二:中西方的法律观念都认同法律不可侵犯的尊严,但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们看重法律威严,是基于对权力的敬畏和服从,传统的中国人认为,法律有执政者行使权柄的巨大威势,因此必须重视法律义务的严格遵守,人们畏惧法律而遵守法律,但并非尊重法律。而在西方的法律观念中,人们对法律的信赖和敬重,是基于普遍认识上的法律的功能。西方法律形成初期,国家公布成文法的目的是确定社会各阶层的权利与义务,这就有助于西方人在文明之初形成对法律的信任,并继而发展为对法律的信仰。

——摘编自《从法的形成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西方法律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西方法律对各自历史产生的影响及共同历史价值。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某学者对战国时期的中国法治和古罗马国家的法治展开的论述。

战国时期的中国法治古罗马国家的法治
战国法家之法治,虽有定分止争、禁恶止乱诸功效,然主要内容为刑主赏辅,轻罪重刑等手段,其实质是君主据法实施专政。韩非子把君主专制统治设计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其所谓的“刑无等级”“法不阿贵”之类,并非在追求法的平等性,而是要求贵族官僚也同样进行严酷的刑法惩治,以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西方古典时代的法治,是在法律至上的前提下,所有人都服从良法统治之概念。西塞罗指出:官员的职责在于领导和发布正确的、有益的、与法律一致的政令。犹如法律指导官员,官员也这样指导人民,因.此,完全可以说,官员是说话的法律,法律是不说话的官员。人类生活听从最高法律的命令。”他有句名言:为了自由的缘故,我们做了法律的臣仆。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只服从法律而不惧怕任何其他人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也最能享受到他应得的权利。

从材料信息中提取两条战国时期的中国法治与古罗马国家法治方面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读。(要求:明确写出不同点,并逐点加以解读;写出两条不同点即可,多写不重复给分。)
2021-02-08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成文法诞生……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材料二   1787年宪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等等。……恩格斯则认为“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材料三   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以上均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和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法律文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1787年宪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作用。
10 .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明朝内阁制度萌芽于洪武,继承于建文,发展到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任命解缙等七位儒臣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一直延续到崇祯十七年明朝的灭亡。内阁有辅政职责和备顾问的秘书功能,可以在有限的程度上协助六部等机构维持国家行政体制的运行。但内阁和阁臣对政治的干预在法律上是不被认可的。虽然“内阁权日重”,但内阁作为一项制度却不具备一般体制所应有的特性,更多地表现的是无序性、随意性以及制度的不完整与不健全性。

——摘编自王广军《试析明朝内阁制的政治效能》等

材料三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他们自己的阿提卡语言,远方漂荡,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我便这样的事情普遍流行,调整公理和强权,协和共处,这样我应允的事都已一完成。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古希腊某诗人、政治家

材料四   罗马法从它最初颁布十二铜表法的时候,就已经清晰地区分了私法和公法。……德国当代民法学家梅迪库斯说;“私法一般奉行决定自由,不必说明理由,与之相反,公法中的决定则受到约束。”这可能才是公法与私法最重要的差异所在。……换句话简单说,就是公法所调整的行动,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而私法调整的行动,则依照当事人自身的意愿进行。

——摘编自萧瀚《罗马法——权力边界观念的起源》

材料五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区别。并说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的主要特点及实质。
(3)根据材料三,判断作者是哪位政治家?他“一完成”的事对古代雅典有何积极作用?
(4)依据材料四,说明罗马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这一特点的意义?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如何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022-02-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铁一中滨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