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光荣革命”以后,国王对议会通过的法案不止一次地予以否决。据记载,威廉三世曾四次行使否决权,安娜女王在1707年也行使过一次。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B.国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
C.议会中心地位遭破坏D.国王逐渐控制了议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方政治制度史》中记载:“1830年,法国爆发了推翻复辟王朝的七月革命,整个欧洲的民主运动出现了高潮,这就进一步推动了英国选举改革运动的发展,议会中的改革派和保守派经过反复的斗争和较量之后……在1832年6月4日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生产关系调整势在必行B.阶级斗争推动历史进步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社会意识影响社会存在
3 . 据记载,发动光荣革命的七位政变者中,有四位是代表新贵族利益的辉格党领袖,有三位是代表旧贵族利益的托利党创始人。这说明此次“革命”
A.标志着政党制度的形成B.体现了新旧力量的妥协
C.兼顾了全体国民的利益D.得到了国内各力量支持
2021-05-11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据记载,乔治一世曾7次返回汉诺成每次历时数月半年不等。在此期间,由沃波尔巧妙应付议会,帮助处理国务;乔治二世12次离开英国去汉诺成。乔治二世每逢前往故国,总要指定王后卡洛琳摄政,而谦卑恭顺的沃波尔则成了她理想的股肱之臣,许多重要事宜,悉凭他做主处理。英国国王的做法
A.破坏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B.加强了王后和首相的权力
C.削弱了英国首相的行政权D.有利于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是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B.法国的民主共和制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D.德国的立宪君主制
2019-01-30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记载,从1400年以后到1642年之间英国国王没有议会的批准,要提高税收的企图大多没有实现。为筹款,国王通常会和议会争论得面红耳赤。这反映出英国
A.具有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
B.“君权神授”没有历史的根基
C.君主立宪制已经基本形成
D.国家经济管理权已归属议会
7 . 据记载:1778年夏,伊萨克巴雷要求议会设立专门委员会调查政府开支,国王和政府无可奈何:1779年,罗金厄姆等在上院攻击“恩赐制”,要求削减国王年金;翌年4月,下院议员丹宁削弱王权的提案以18票在下院通过,国王及其亲近展惊,但无法报复。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国王日渐成为众矢之的
B.责任内阁制己初步形成
C.上下两院差别基本消失
D.国王政治权力不断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职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对国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由此可知
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9 . 据《英国通史》记载,在“旧制度”下,英国选民比例极低,1715年选民尚占人口总数的4.7%,到1813年,只剩下2.5%。但这样一种不合理的议会制度却很适合光荣革命后英国农业社会的状况。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新生的两个阶级在“旧制度”下都没有选举权,无法在现存政治体制内提出自己的要求。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读不符史实的是( )
A.“旧制度”指的是光荣革命后实行的议会制度B.新兴的两个阶级中包括了工业资产阶级
C.可能是导致英国发生宪章运动的原因之一D.英国政府因此着手开始扩大内阁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42年成书的《海国图志》记载:“(某国)立绅士会询问政务,筹办国饷”“设有大事会议,各抒己见。国主若欲征税饷,则必绅士会允从,倘绅士会不允,即不得令国民纳钱粮。若绅士会执私见,则暂散其会,而别择贤士。”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B.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D.德国君主立宪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